近日,世界很多重要經濟體接連發布的制造業指數普遍回升,顯示這些經濟體制造業繼續擴張,經濟持續復蘇或增長。
2010年11月1日,美國知名研究機構供應管理協會公布的報告顯示,美國10月的制造業活動指數為56.9,高于9月的54.4,制造業連續第15個月擴張。該協會認為,由于美國經濟繼續復蘇,制造業也在延續擴張態勢,其中汽車、電腦和出口行業成為制造業復蘇的引擎。
就在幾天前,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首次預估值按年率增長2.0%,略高于第二季度1.7%的增幅,表明美國經濟繼續低速增長。
此外,英國10月的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升至54.9,是3月以來的首次增長。這也與英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長0.8%相符。同樣,德國制造業指數也顯示出該產業強勁復蘇勢頭。
在新興經濟體中,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11月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0月的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為54.7,連續第三個月回升,達到六個月來最高點。專家指出,該指數連續回升反映經濟繼續保持增長趨勢,不過未來經濟走勢還需密切關注,不宜過于樂觀。
同時,匯豐銀行當天發布的報告顯示,印度10月的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顯著回升,從9月的55.1升至57.2,結束了此前連續兩個月的下滑局面。匯豐銀行亞洲經濟分析師范力民表示,印度制造業仍受到強勁的國內消費支持。
但日本和韓國的數據并不樂觀。繼上周五的數據顯示日本制造業連續兩個月萎縮后,匯豐銀行的最新報告指出,韓國10月的制造業指數也連續兩個月下滑,從9月的48.8下滑至46.75,創2009年2月以來的最低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