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起,2010年第一個月的宏觀經濟數據將陸續發布,由于報表制度原因,此次國家統計局和海關總署僅公布物價和進出口數據,但這幾個數據對判斷政策走向仍然十分重要。
預計1月份CPI同比增幅基本維持上月水平,而PPI增幅料存在上下行的雙向可能,輸入型通脹因素可能起到決定作用。
CPI:1.7%-1.9%
對CPI(消費價格指數)的預測區間集中在1.7%-1.9%之間,較去年12月基本持平,預計上半年將保持上行。
高盛中國經濟學家宋宇預測,1月份CPI同比增幅或從上月的1.9%微降至1.7%,通脹率將低于預期。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也認為,今年通脹將在控制之中,通脹的躍升是中國北方出現了意外的暴雪天氣所致。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也認為,1月份主要食品價格繼續上漲,但降幅趨緩。
盡管1月份CPI漲幅變化不大,但各方認為CPI同比正增長態勢將進一步維持。交通銀行金融研究部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預計2010年上半年物價將保持上行走勢,“一季度物價可能出現沖高態勢,2月份CPI在春節因素的推動下,同比漲幅有可能越過3%。”他預計今年全年CPI同比漲幅在3%~4%之間,全年走勢兩頭低,中間高。
PPI:1.5%-4.5%
對PPI(工業品出廠價格)的預期分歧明顯,預測區間分布在1.5%至4.5%。從各方觀點來看,對于大宗商品價格以及輸入性通脹因素的不同研判,導致了對PPI預測的分歧加大。
申銀萬國首席分析師李慧勇預計1月份PPI漲幅會擴大至3.2%,漲幅比上月提高1.5個百分點。李慧勇分析指出,去年PPI同期基數較低和需求推動型價格上漲,此兩項因素疊加導致PPI將走高。
中信證券更是預計1月PPI環比上升1.1%,同比上升4.4%。
然而部分外資投行有不同看法。宋宇預計,受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影響,PPI同比增幅可能會從去年12月份的1.7%降至1.5%。他認為,要在去年四季度價格持續快速上漲的背景下看待最近上游商品價格的下降,政府采取的調控措施將使今年經濟增速放緩至長期趨勢水平。
進出口:出口或回落
進出口方面,各個機構專家均認為進出口繼續加快的趨勢不變,但對于出口的增速則存有分歧。
李慧勇同樣認為出口增速或略有回落,預計增長15.6%,增速比上月回落2.1個百分點。
包括興業銀行魯政委和高盛宋宇等經濟學家均預測1月份出口將較上月小幅上行,出口同比增幅可能會在上月17.7%的基礎上提高3個百分點。
瑞銀證券中國經濟研究主管汪濤則預計,1月份出口和進口將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30%和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