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同行業的競爭對手,美國肯納公司對于中國市場戰略遠見的領先絕不只一步。
肯納是世界上著名的金屬加工行業的領導者之一,業務機構遍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擁有14000多名員工,年銷售額超過20億美元。
肯納金屬公司全球金屬切削刀具部向客戶提供了廣泛的、技術領先的工具、加工系統以及操作指導服務,旨在增強客戶在制造方面的競爭力。在金屬切削刀具方面,肯納金屬公司是北美的市場領導者,曾在拉特北市被評為“最佳雇主”,并五次獲得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年度供應商獎”。
2005年6月30日,肯納通過中國機械工業金屬切削刀具技術協會向中國的4所高校捐贈總額超過100萬元人民幣的高質量現代金屬切削刀具。
肯納飛碩(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宮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肯納希望能夠和中國的金屬切削業共同成長,肯納在為自己培養人才的同時,也希望能夠為中國的人才市場培養出高素質的技能人才。”
可以想到,在履行了一個企業社會責任,促進中國金屬切削行業發展的同時,肯納亦會另有收獲:肯納的這個舉措潛移默化地將的其產品技術、品牌形象深植到了未來客戶群中,這對于肯納在中國的長遠發展有著無法估量的重要意義。
中國市場排兵布陣
肯納在中國的戰略顯然是立足長遠。肯納進入中國市場已十年有余,時至今日,更多的跨國公司紛至沓來,而在中國市場十余年的深耕使得肯納在面對日漸升級的競爭時,亦能夠表現得游刃有余。
1991年早期,肯納以其采礦及建筑產品進入中國市場;
1994年9月,肯納在北京建立了完全控股的肯納中國子公司,現演變為凱南麥特(徐州)有限公司;
1995年7月肯納通過并購了飛碩國際成立了肯納飛碩公司,并于1998年6月成立了技術實力雄厚、以市場為導向的肯納飛碩金屬(上海)有限公司;
1996年2月,肯納公司投資了2900萬美元在上海浦東的金橋出口加工區組建了一家加工企業——美國肯納金屬(上海)有限公司;
2001年10月,美國肯納決定將電路板鉆頭世界知名品牌Kemmer的制造業務在得到加強后向美國肯納其他的工廠及上海工廠進行轉移;
2005年3月15日,美國肯納位于天津泰達開發區的新生產基地破土動工——肯納金屬(中國)有限公司。該生產基地廠房的先期規模為15000平方米。該工廠的投資總額將在3000萬到4000萬美元,除制造部門外,公司還將設立全球先進設計及工程部門,以便將公司最先進的技術和產品及時提供給中國及亞太地區的的客戶。
建成后,肯納(中國)有限公司將成為肯納公司全球最大和最主要的生產基地之一。
顯然,肯納金屬公司正在加速其在華的增長速度,從而能夠有效地滿足快速增長的國內客戶及在華擴展業務的眾多全球客戶的業務需求。
目前,在金屬切削工具方面,肯納是北美的市場領導者,在歐洲和中國市場則位居第二。宮剛先生告訴記者,肯納對于自己在中國金屬切削行業的目標是成為客戶首選。
成為客戶的一部分
時至2005年,肯納金屬公司在中國的投資額超過了6600萬美元,在中國擁有超過400多名的員工,銷售額超過5000萬美元,為汽車制造、航天、重工業、電子、采礦及建筑等領域提供產品及服務。2005年4月,肯納金屬在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刀具品牌評選活動中,獲得了“最受歡迎的刀具品牌”的榮譽。
肯納在中國市場的地位正蒸蒸日上。
宮剛先生表示,肯納能夠在客戶群中得到認可,除了產品的競爭實力,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肯納先進的營銷理念。
“刀具供應商并不是對于肯納最準確的定位,肯納在營銷方面的理念是成為客戶的一部分。這個成為絕不是簡單的成為:肯納不止承擔客戶的產品服務,還參與到客戶的產品開發生產的全過程中去,與客戶一起優化產品設計,改進生產方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縮短制造周期,從而增強客戶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比如在費用結算上,也并不只是可以按交付的貨品進行結算,而是可以承擔刀具總包業務,即在經過雙方協商確認后,按客戶生產的產品數量進行刀具及其服務費用進行結算。”
這樣一個參與必須滲透到客戶選擇、使用刀具的每一個環節,甚至滲透到產品研發階段。這顯然是一個龐大的業務流程,可能給用戶帶來可預見的巨大價值,但也會給供應商帶來巨大的挑戰,但肯納愿意也有能力面對這樣的挑戰。宮剛先生說,“肯納這樣全心全意的為客戶著想,短期看確實肯納的付出很多,但從長遠看,客戶發展得越快、越好,就會有能力也有需要使用更多肯納的產品,肯納的發展也會隨之越快、越好。”
成為客戶的一部分,還體現在肯納每年不斷為客戶推出新產品。作為一個有著多年歷史的老牌企業,要想保持在行業的領先地位必須要不斷地創新。宮剛先生介紹,肯納追求不斷創新,實現自我超越。
在2004財政年度,肯納的創新產品和改進產品的總和超過了1萬種。這些新產品和改進產品融合了肯納研發團隊以及全公司員工的聰明才智,提升了肯納的產品水平,也在幫助客戶提升競爭能力。在肯納內部有這樣一個規定:在肯納每年的銷售總額中必須保證要有40%以上的銷售額來源于近5年中開發的新產品。
不斷地超越自我,似乎正是肯納的本色。
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肯納格外注重人才培養。肯納中國公司的員工都會得到公司良好的培訓,其中一些關鍵崗位的技術及管理人員將有機會接受為期3—6個月的海內外(北美及歐洲)培訓。
另外,肯納在美國還建有肯納大學,大學設有從初級到高級的各種專業課程,擁有先進的教學設施,并聘請行業中最權威的專家擔當講師,所有課程都是為能培養出最專業的金屬切削工程技術人才而精心設置。肯納也有在中國展開類似服務的打算,為中國金屬加工行業和肯納中國自身培養一流素質的專業人才。
宮剛先生還介紹說,肯納的企業文化也積極鼓勵交流,包括人才,技術和經驗各個層面的交流,為肯納及所在國家或地區培養出更多更好的精英人才。
肯納就是這樣一個企業,在經營企業的同時,一直承擔著一份社會責任感。宮剛先生告訴記者,肯納在中國的生產會利用先進的技術流程來生產高質量的產品,肯納的全球客戶會期待使用這些產品,此外這些產品會考慮環保、保健及安全方面的措施,這些措施會滿足或超過當地的標準。
宮剛先生說,在產品研發和生產過程中,需要一批具有扎實的切削理論知識和刀具開發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而目前中國很缺高級技術工人。中國教育管理部門已將這些人才的培養列入今后五年中國教育行動振興計劃,計劃在5年時間里培養30萬至50萬高質量的制造業高級人才。中國副總理黃菊曾經說:“教育部門適應制造業發展趨向和市場需求,利用高教資源,有計劃地培養加工工藝等方面的高職人才,對促進制造業發展和社會就業等都很有現實意義。”肯納認為這樣的高素質制造業人才是對于中國提高制造水平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同樣也會給肯納公司在中國的發展創造更多更好的機會,因此肯納非常愿意支持這樣一個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這次捐贈價值一百萬人民幣的刀具僅僅是一個開始。肯納在中國市場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有責任促進中國制造業的進一步發展,這也是肯納社會責任的一個組成部分。
肯納和他的員工一直都在努力為社會作貢獻,努力做社會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