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聯合科學技術振興機構6月24日發布消息稱,該機構的幾名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制造納米粒子新方法,能極大提高用作汽車排煙凈化觸媒的白金等稀有金屬的利用效率。據介紹,這種制造方法是在由白金、界面活性劑與溶媒組成的水溶液中添加還原劑,在投入還原劑后約10分鐘就可以快速產生白金納米粒子,而且白金的粒子化率可達100%。產生的白金粒子形狀有點像有若干小角的糖粒,每克的比表面積達到了55平方米。這個數字比迄今為止制造的每克白金粒子的最大比表面積還要大將近兩倍。這種白金納米粒子的優點除了比表面積最大,還具有很高的熱穩定性,而且調整投入還原劑的量,還可以改變自身尺寸,從而根據用途制造出各種規格的粒子。此外,這種白金粒子還很容易與釕、鎳、鈷、鈀等金屬組合成合金,并根據需要制成各種合金納米材料。由于人們一直擔心白金等稀有金屬有一天會被用光,因此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目前使用效率就成為很多科學家研究的課題。此次日本科學家開發出的新方法通過增大用作觸媒的稀有金屬粒子比表面積,來提高其使用效率,可以說為人類開辟了一條最大限度利用有限金屬資源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