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鐵主業持續微利運營甚至陷入虧損尷尬之時,越來越多的國內鋼鐵企業,開始將賺錢希望寄托在非鋼產業。
從濟鋼集團獲悉,公司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380億元,同比提高3.70%,集團在2011年的利潤也達到2.7億元,同比增加8%。
不過,2011年的集團盈利,并不是主要來自公司傳統的鋼鐵生產,因為就在去年前三季度,主要資產為鋼鐵主業的上市公司濟南鋼鐵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只有6239.79萬元,而四季度的鋼鐵經營普遍不如前三季度樂觀。
事實上,非鋼產業才是濟鋼集團盈利的重要來源和支撐。濟鋼集團的一位管理層說,早在2011年年初,公司就確定了非鋼產業作為公司轉型發展的主攻方向,提出要由鋼鐵為主型轉變為多元產業型,實現產業結構上由注重鋼鐵主業發展向拉長產業鏈、多元發展轉變。一年下來,公司的非鋼產業已經實現利潤近5億元,超過了集團整體的盈利水平。
據了解,目前,濟鋼集團旗下已經擁有礦業、鋼結構、爐料、房地產等多個非鋼產業板塊公司。其中,房地產公司全年預計實現銷售收入5.6億元,利潤1.5億元以上;爐料公司全年預計實現利潤9000萬元;鋼城礦業公司預計全年實現利潤1.1億元。
除了濟鋼,目前包括寶鋼、武鋼、河北鋼鐵等國內鋼鐵巨頭,也都在加快拓展非鋼產業,非鋼產業收入占比也在逐步走高。這些產業既包括鋼鐵業的配套產業,也包括房地產等熱門行業。
其中,武鋼集團2011年上半年的非鋼產業利潤就達11億元,占集團總利潤20億元的一半以上,礦業、工程設計建設、物流倉儲等“輔業”利潤首次超過了鋼鐵主業。而河北鋼鐵集團旗下的唐鋼也在大力拓展房地產、物流、工程技術服務等非鋼產業,計劃到2015年之前,公司非鋼產業的營收和利潤,達到甚至超過鋼鐵主業。
對此,唐鋼董事長、總經理于勇就曾指出,隨著鋼鐵主業的利潤逐步被攤薄,公司加快非鋼產業發展,開展多元化經營,既是降低主業經營風險的手段,也是公司尋找新的發展支撐的需要。
在現階段,原料成本高企、下游需求又不暢的大環境下,鋼鐵企業除了千方百計地降本增效、通過技術改造來提高產品質量外,發展非鋼產業似乎是更容易見效的選擇,也是一種無奈的“自救”。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提出,拓展非鋼產業同樣有風險。“鋼企拓展非鋼產業,經濟環境整體較好時可以錦上添花,但經濟形勢不好時,可能也不能雪中送炭,畢竟下游的房地產、工程制造等也面臨放緩并且競爭激烈,而上游的礦業投資風險也很大。”瑞銀證券鋼鐵行業分析師唐驍波昨天就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