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是全國唯一一個鋼鐵產業結構調整試點省份。《國家發改委關于在山東省開展鋼鐵產業結構調整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山東省將加快壓縮濟鋼、萊鋼、日鋼、青鋼等落后產能1000萬噸以上,由目前的6300萬噸控制在5000萬噸,高檔鋼材占比30%以上;加快山鋼集團產能向沿海布局,將沿海鋼鐵產能占比提高到43%以上;加快企業兼并重組,鋼鐵冶煉企業由21家減至5至6家。這將全面調整鋼鐵產業結構,優化鋼鐵產品,建成鋼鐵產業循環經濟示范區和碳排放考核示范基地,實現鋼鐵產業結構調整之目標。
為強化領導,山東省確定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在原來由省委副書記、省長任組長,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任副組長的基礎上,增加一名省委常委、副省長為副組長,領導小組辦公室將采取集中辦公的方式。
壓縮1000多萬噸鋼鐵產能
鋼鐵產業是我省的重要支柱產業。山東省目前現已形成煉鋼綜合產能6307萬噸,居全國第三位。
按照國務院發布的《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我省要結合濟鋼、萊鋼、青鋼壓縮產能和搬遷,對省內鋼鐵企業實施重組和淘汰落后產能。省政府據此出臺《山東省鋼鐵產業結構調整試點方案》,按照控制總量規模,布局沿海地區,提高產業聚集度的調整部署,淘汰濟鋼和萊鋼的鋼鐵能力、煉鋼能力、軋鋼能力,保留部分產能形成新的有市場競爭力的產能;青鋼一方面作為日照鋼鐵精品基地的產品深加工企業,建設高檔次冷軋薄板、鍍鋅板、彩涂板生產線,一方面整體搬遷至膠南,實現沿海布局。日鋼方面淘汰落后產能,主要生產中型H型鋼、棒材、中寬帶等產品。此外,石橫特鋼、泰山鋼鐵、濰坊鋼廠等中小型鋼鐵企業,嚴禁擴大生產規模,積極發展特色產品。
壓縮調整后,到2015年,全省煉鐵、煉鋼生產能力將由目前的6300萬噸控制在5000萬噸水平,鋼鐵冶煉企業數量由目前的21家減少到5至6家。山東鋼鐵企業的兼并重組將可能以淘汰落后作為先行,確定的重點任務之一就是要堅決淘汰落后、實現減量調整,2015年前,全省將共淘汰煉鐵產能2111萬噸、煉鋼產能2257萬噸。
建設千萬噸級精品基地
“試點通知”規定,由山東鋼鐵集團重組日照鋼鐵公司,分階段淘汰日鋼落后產能,并在日鋼現有產區基礎上建設千萬噸級鋼鐵精品基地。壓縮節余下的1000萬噸產能指標,將主要用于建設日照精品鋼基地,形成有廣闊市場前景的新產能。
就山鋼重組日鋼而言,相關工作始自2008年11月,至今已延續近3年。目前各項基礎工作已基本就緒,只待“山鋼集團修改完善《日照鋼鐵精品基地項目申請報告》并上報國家發改委獲批”,與“省直部門開展項目評估論證、土地預審、環境影響評價及海域使用等工作”全部完成后,新的重組方案即可浮出水面。
日照精品鋼基地將實現鋼鐵產品結構優化升級,使全省高檔鋼材比例達到30%以上,噸鋼綜合能耗、噸鋼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9年分別降低3.9%、47.4%以上,建成鋼鐵產業循環經濟示范區和碳排放考核示范基地。
沿海鋼鐵產能占比
提高到43%以上
山東省是鋼鐵產業大省,卻非強省。提高產業布局沿海地區的集中度,是鋼鐵行業“由大變強”的必由之路。“把精品鋼基地建在日照,每噸鋼鐵僅運輸成本就能節約200多元。”業內人士分析,僅此一項,日照精品鋼基地建設就能在市場中占盡機遇。
日照港是我國少有的天然深水良港,鐵礦石吞吐量居全國十大港口之首,煤炭吞吐量居全國第二。日照淡水資源豐富,電力供應充足,環境容量大,城市依托條件好,是建設鋼鐵精品基地的優良選址。
此外,“試點通知”還作出了將青島鋼鐵集團整體搬遷至膠南的安排,冀望青鋼借搬遷之機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根據“試點”安排,山東省將通過兼并、重組、聯合等方式,逐步將中小鋼鐵企業納入大型鋼鐵集團發展,以提高產業集中度。“十二五”期間,使沿海鋼鐵產能由2009年的不足20%提高到4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