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三季度,我國至美西的海運運價一度超過每40英尺集裝箱兩萬美元,這給外貿企業帶來不小的壓力。
第三季度是傳統的出口旺季,如今進入10月份,江蘇的太倉港仍是一派繁忙的工作狀態,一艘艘貨輪在碼頭裝卸貨物。
太倉海關副關長 郭健:前三季度,太倉港外貿吞吐量超過273萬標箱,同比增長54.8%。近期,業務量、報關單量、運輸工具數量都在大幅增加。
今年八九月份,中美運價大幅走高,亞洲至美西的運價一度超過每40英尺集裝箱兩萬美元,不少商家減少甚至暫停了出口。9月底開始,中美海運運價出現回落。
最新的全球—波羅的海貨柜運價指數(FBX)顯示,亞洲—美西運價指數已經從9月中上旬超過20000美元/FEU(讀“每40英尺集裝箱兩萬美元”)的價格下降到17377美元/FEU。
申萬宏源交運首席分析師 閆海:集裝箱運價的高點一般都會出現在8月下旬或者9月。隨著旺季的結束,運價都會有所回落。另外,因為限電的影響,以及企業國慶假期的停工,部分貨代擔心運價需求不足,就把價格壓下來了。
運價出現回調后,商家們紛紛抓緊時間出貨。
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經營戶 魏世榮:運費最高的時候只有30%的大客戶的訂單在存貨,其他的客戶一直在觀望?,F在運費降下來了,所有的客戶都已經恢復了,訂單量在逐步上升,從最低谷的時候到現在上漲了50%。
江蘇太倉某賀卡企業副總經理 徐國英:往年10月份會相對輕松一些,但今年一直在加班加點地趕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