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來疆考察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就目前國內中小企業生存難度超過2008年這一熱點經濟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黃孟復認為,應該高度重視當前中小企業所面臨的困難,發展民間金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實施減稅、減費支持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目前中小企業生存相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加困難,就像慢刀子割肉。”這是黃孟復在談到當前中小企業生存狀況時說的一句話。黃孟復表示,眼下中小企業的“生存危機”,與2008年金融危機所催生的“倒閉潮”有著很大的不同。
“2008年的困境是因為國外訂單減少,但這次訂單并沒有減小,但是企業的利潤卻在大幅降低,有訂單卻面臨虧本。”黃孟復表示,這次危機是多年來累積的制度和政策,以及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銀根緊縮等綜合因素集中引發的。
黃孟復指出,目前中國中小企業提供了近80%的城鎮就業崗位,完成了75%以上的企業技術創新,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60%左右,納稅額約占國家稅收總額的50%左右。毫無疑問,我們應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讓中小企業有能力、有條件解決相當一部分就業人群在“有飯吃”的同時也“有錢花”。
要大力發展民間金融
“根據調查,持續收緊的貨幣政策是讓中小企業面臨困境的重要因素。貨幣政策的收緊使中小企業貸不到款,即使能貸到款,貸款的利息也很高。”黃孟復說,很多中小企業在銀行貸不到款,就選擇到小額貸款公司進行融資,但小額貸款公司的利息非常高。“很多企業笑稱,貸不到款明天就死,貸到款了,一個月后就死。”資金問題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另外原材料的漲價也對中小企業的利潤形成了巨大打擊,再加上勞動力成本的增加,中小企業的利潤像刀片一樣薄。有一些中小企業還在苦苦撐著,到底能撐多久很難預測。
這樣的發展現狀,應引起高度重視。解決的辦法之一是應該大力發展民間的金融、民間的小金融。引導民間資本到縣域經濟、社區經濟中來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現在,上上下下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了,但是這牽扯到金融體系的改革,所以進展步伐比較緩慢。
“讓中小企業擺脫困境的第二個辦法就是國家減稅、減費。”黃孟復表示,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水平,首先要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要看到它們在解決社會就業與改善民生問題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不能把中小企業當作稅收的主要來源。
中小企業必須走轉型發展之路
“自身素質普遍不高,大多處于產業鏈低端、創新能力不強、經營管理有失規范、質量誠信意識淡薄,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等,也是目前很多中小企業存在的問題。”黃孟復表示,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長期生存和發展,必然會經歷發展戰略、管理方式、商業模式、產品布局、資源配置等的變化過程。這個變化的過程是企業不斷取得競爭新優勢、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過程,也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過程。
黃孟復提出,轉型升級不僅是擁有資金、技術、人才等優勢的大型企業、科技型企業的需要,也是大量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缺乏關鍵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普遍處于產業鏈低端的中小企業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途徑;產業升級不僅可以通過生產工藝、技術、產品的創新來實現,也可以通過管理方式、商業模式、服務和經營理念的創新來實現;不僅體現在自主創新、市場開拓能力的提高上,還體現在資源整合、資本運作能力的提高上。
“國有企業應干國有企業的事,民營企業該干民營企業的事。”黃孟復表示,國有企業應該逐步從包括房地產行業在內的競爭性行業退出去,他說,“經濟最終的發展還是要靠民間的力量”。
黃孟復說:“國企退出去,起碼房地產業的問題就會簡單一些。因為現在很多國有企業是以壟斷行業為基礎的,銀行一看是壟斷行業也愿意貸款給他,他就能拿出高額投資創"地王",結果一塊地三五年不開發,搞得地價不斷攀升。所以我個人覺得在房地產領域,國有企業應有序退出,不管是大型的央企還是其他企業,都應該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