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分析:中原經濟區的主體是河南省,同時涵蓋晉東南、冀南、魯西北、皖西北、鄂北、蘇北等周邊地區,覆蓋人口1.5億人。區位優勢明顯、自然資源豐富、糧食和人口數量龐大、歷史文化深遠,是中原經濟區鮮明的五大特點。中原經濟區糧食產量占全國的六分之一,夏糧占二分之一。僅河南一個省的糧食產量就占全國的十分之一強,而小麥產量也已超過全國的四分之一。
中原經濟區的主體河南省,最大優勢在于人口優勢、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河南省擁有1億人口,其中3200萬富余勞動力,每年向省外輸出1100-1200萬勞動力。而隨著沿海地區用工成本的上升,人口優勢成為吸引外省大型企業落戶河南的主要原因。此次富士康最終選擇落戶河南,也是基于看重河南省內的勞動力資源豐富。其次,河南地理位置優越,和北京、武漢、濟南、西安等城市群都僅500公里的范圍,便利的地利優勢也將降低企業的生產和運輸成本。同時,產業轉移所需的基礎原材料在河南也都應有盡有,基本可以自給自足。“軟件”基礎方面,河南具有悠久的中原文化沉淀,各類院校基礎較為雄厚。
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不下20個區域經濟振興規劃,每一個區域規劃的出臺,都吸引了市場資金追逐相關區域板塊個股,形成了賺錢效應。回顧來看,新疆區域振興在今年5月出臺后,新疆板塊股票2個多月時間內上漲了37.1%;而內蒙古區域振興規劃盡管還沒有正式出臺,但在今年8月國家發改委牽頭調研內蒙古消息出來后,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內上漲了22.9%。市場對區域振興的關注程度可見一斑。因此,盡管目前中原經濟區并沒有形成明確的發展規劃,但近期政策已顯示振興規劃呼之欲出,投資者可以提前關注其投資機會。
我們建議,可關注中原經濟區三條投資主線:1、傳統產業轉移形成的機會。隨著像富士康這樣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落戶鄭州新區的示范效應,未來將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鏈群,資源、交通運輸行業都將明顯受益;2、城鎮化進程加快帶來的機會。中原經濟區建設將進一步加快農村人口向城鎮的轉移。未來城鎮化帶來的消費升級、農產品等行業都將出現較快發展;3、伴隨中原經濟區招商引資,基礎建設投資也將大幅增長,其中,基建、機械、電力設備等行業也將加快增長步伐。
具體到上市公司來看,河南省資源類上市公司中,可重點關注焦作萬方、豫金剛石、中孚實業等;交通運輸行業中可重點關注中原高速、宇通客車;消費升級相關的上市公司可關注中原內配、新開源;受益農產品發展的上市公司重點關注蓮花味精、三全食品、雙匯發展(停牌中);受益基礎建設的上市公司可重點關注中原環保;而電力設備是河南省具有一定核心競爭力的行業,可重點關注平高電氣。(原載于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