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政策的慣性正將眼下的工程機械市場推向超出預期的繁榮。
4月6日,記者從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了解到,2010年第一季度我國工程機械市場火爆異常,各主要產品銷售同比出現大幅增長,并且市場需求仍在逐日上升,有望于4月份站上年度高點。
同時,生產商的熱情也日漸高漲。記者了解到,徐工集團部分產品已經在多個地區出現脫銷、斷貨的情況,三一、中聯、柳工等也斬獲頗豐。
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內部資料顯示,基于對一季度銷售情況的考量,協會對2010年行業整體走勢的最新判斷已經由之前業界公認的“前高后低”改為“前高后穩”,樂觀情緒與日俱增。
然而,另一組來自該協會的統計數據表明,截至目前我國工程機械出口依然低迷,起色并不明顯,這也為行業全年走勢增添了幾許迷霧。
一季度爆發
記者從協會最新統計數字中發現,2010年1~2月我國工程機械各主要產品銷售均呈現大幅提升態勢。
其中,挖掘機前兩月累計銷售16603臺,同比增加55%;工程起重機累計銷售3812臺,同比上升43%;裝載機銷量更是達到19853臺,同比增長36%;而叉車和推土機銷售也分別實現62%和43%的正增長。同時,3月份的部分數據進一步表明,這種強勁的勢頭仍在延續并愈演愈烈。
這些搶眼的數字證實了部分業界人士年初的預判———今年上半年的工程機械市場將有“爆發式”行情。
然而,在后半年政策或將收緊、諸多行業全年看平的預期之下,工程機械緣何出現如此火爆的行情?
對此,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蘇子孟4月6日告訴記者,目前較好的市場情況是多項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首先,1~2月份國家固定資產投資雖然同比略有下降,但絕對規模并不小。其次,2009年已開工項目的后續市場與2010年新開工項目帶來的市場疊加,有力地推高了今年上半年的銷售。再者,從銀行信貸規模來看,一季度的投放力度比較大。有數字顯示,1~2月我國貸款規模超過2萬億元,如果加上3月份,一季度有望達到3萬億元以上。按照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安排,全年信貸規模約7.5萬億元,則大部分投資都將集中在上半年。另外,從地方政府而言,上半年尤其是第一季度也是其投資的高密度期,加之在今年經濟刺激政策或將退出的預期下,更是增加了地方在這一時期大力投資的積極性。
蘇子孟還表示,2009年工程機械全行業實現增長,企業效益良好,其自身投資熱情較高,擴產及市場開發的力度也較高。同時,今年的“春節效應”并不明顯,很多建設項目并未停止,這對工程機械市場轉好也有幫助。
不僅如此,2009年同期行業正處于業績低點也是不可遺漏的因素之一。
出口能否擔當大任
然而,這種火爆多少有些“被繁榮”的意味。
有業內人士指出,國家今年安排的7.5萬億元固定投資將在各季度按照3∶3∶2∶2的比例投放。計算可知第一季度應該投資2.25萬億元,而目前有統計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國家固定投資已經超過3萬億元,大于之前的安排。因此不難想象,之后的三個季度國家投資規模將會有所收縮。
如果正是超預期的政府投資點燃了此輪工程機械市場的火爆行情,那么后半年該市場必將面臨調整。
與此同時,被業界寄予厚望的出口一環目前依然低迷,以此扭轉下半年低預期的希望目前尚顯渺茫。
根據協會統計,1~2月中國工程機械進出口貿易額累計22.4億美元,比上年增加18.9%。其中進口金額9.6億美元,同比上年增長45.5%;而出口金額為12.7億美元,僅比上年同期增長4.8%。
2008年,我國工程機械出口額曾經創紀錄地達到134.22億美元的歷史高點,但經過國際金融危機的洗禮,2009年全年出口下降43%,僅為77億美元。而同期全國出口額下降16%,表明工程機械處于重災區。其中,挖掘機、裝載機兩大主流產品出口同比下降分別達到63%和48%,320馬力以上的推土機出口量下滑幅度也達60%,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個行業的出口在2009年陷入全面低迷。
雖然各有實力的企業均在重金打造國際市場,但從目前的數據來看,海外市場正在企穩,但強勢復蘇的信號并不明顯,這與國內的火爆形成鮮明對比。
但蘇子孟向記者表示,從全年來講,國際市場肯定會增長。雖然仍存在諸多不穩定因素,但是近來一些跡象表明,我國高性價比的工程機械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份額正在逐步提升,即使目前出口額尚無明顯增加,但這已經為中國工程機械在海外市場的強勁復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他告訴記者,2010年我國工程機械出口處于恢復性增長期,預計全年出口將有20%~30%的增長,有望達到100億美元。同時,該協會已經將全行業今年的預期提高至增長15%(年初有專家預測2010年工程機械行業將增長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