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世紀以來,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省按照把優勢資源打造成優勢產業的發展思路,加快了優勢資源產業發展步伐,經過近年來的發展,江西鎢工業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一是實現了由鎢資源大省向鎢產業經濟大省轉變。江西是我國鎢資源大省,鎢基礎儲量占全國鎢基礎儲量的五分之一強,而2008年鎢產品的銷售收入卻占了全國的65%以上。2001年江西鎢產業銷售收入只有20億元,2008年收入達到230億元,8年增長了11.5倍。8年來,我省鎢精礦產量不但沒有增加,反而略有下降,鎢產業的發展方式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二是實現了由賣礦產品向買礦產品,發展高端產品的轉變。從2004年起,江西結束了銷售鎢精礦的歷史。2008年,全省生產鎢精礦3.7萬噸,而全省消耗鎢精礦在約6.5萬噸,從省外買進鎢精礦約2.8萬噸。目前全省形成了鎢采礦生產能力920萬噸/年、仲鎢酸銨生產能力8.7萬噸/年、鎢粉生產能力2.7萬噸/年、鎢鐵合金生產能力6000噸、硬質合金生產能力4100噸、鎢絲生產能力14億米、硬質合金微型鉆450萬支、硬質合金精密工具35萬支。目前江西鎢的初級、中級產品產量和銷售量位居全國第一。目前正在實施的硬質合金項目竣工投產后,全省硬質合金產能將達到8000噸。特別是贛州中瑞材料科技公司采用國際上最先進的鎢合金加工生產技術及設備,生產硬質合金、合金棒、合金刀具,建設規模為3000噸/年優質鎢棒材,一期1000噸 /年優質鎢棒材項目于2008年11月27日順利投料試產,該項目的投產預示著贛州鎢產業正朝精深加工領域邁進。大余隆鑫泰鎢業有限公司計劃在五年內投資 10億元,分為二期建設。一期工程為年產APT5000噸、鎢粉3300噸、碳化鎢1500噸,一期工程建成投產。二期工程項目建成年產鎢材1000噸、硬質合金2000噸即將啟動。
三是經濟成份由單一國有向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轉變。國有企業有江西稀有稀土金屬鎢業集團公司、江西鎢業集團有限公司、南昌硬質合金有限公司、香爐山鎢業有限公司等。民營鎢企業以贛州中瑞材料科技公司、贛州隆鑫泰鎢業有限公司、崇義章源公司、耀升工貿公司、贛縣世瑞公司、贛州特精公司等為代表。民營鎢企業生產能力、產品產量、銷售收入、利稅均占全省鎢的一半以上,其中APT、鎢粉、碳化鎢粉均在80%。
四是骨干企業實力明顯增加。江西稀有稀土鎢業集團有限公司堅持高起點引進國內技術,鎢加工技術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江西鎢業集團有限公司在鎢生產加工方面技術優勢突出。特別是近年來,緊抓礦產品價格高位運行的有利時機,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公司的整體實力明顯增強。該公司下屬單位贛州有色冶金研究所先后承擔過國家火炬計劃、國家“863”項目、“八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項目,取得科研成果100余項,獲國家發明獎6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7項,擁有專利16項。崇義章源公司堅持走自主創新和“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之路,連續開發并擁有了納米碳化鎢粉、超細納米級硬質合金等多項核心產品生產制造技術,近3年來主持和參加制定的國際、國內行業標準有4項。該公司與中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國地質科學院、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廣泛開展校(院)企合作,在公司分別設立了中南大學章源博士后科研基地、中國地質科學院博士后工作站、贛南科學院鎢業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同時,公司還成立了自己的技術中心和章源研究院。該公司目前已成為國內一流的高技術鎢深加工企業。贛州中瑞材料科技公司直接引進世界先進鎢加工技術,起點高、技術新、規模大,成為引領江西鎢工業發展的示范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