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企業制造的一枚硬幣大小的聚晶金剛石復合片,濃縮了20多項專利,多項技術填補國內相關領域空白,成為市場搶手貨。
“這是石油鉆機鉆探到地下5000米鉆頭的關鍵核心材料,相當于鉆頭的牙齒。它是由硬質合金基體和經過特殊材料配方的金剛石微粉在1500-2000℃的真空環境下高溫高壓合成的金剛石聚晶,生產工藝過程要求極高。”4月24日,在中山市海明潤超硬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明潤公司”)產品展廳,總經理孔利軍向記者介紹了這枚硬幣大小聚晶金剛石復合片的制作過程。
海明潤公司位于火炬開發區民眾街道沙仔工業園,是廣東省超硬復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導產品為石油鉆探用的聚晶金剛石復合片。作為石油鉆探的核心材料,聚晶金剛石復合片對石油工業的發展舉足輕重。據透露,硬巖層和地質復雜巖層的鉆探用復合材料長期依賴國外進口,是國內石油鉆探行業“卡脖子”技術。
“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的,只有自力更生。”孔利軍介紹,海明潤公司將每年銷售收入的10%左右用于研發投入。目前,該企業成立了一支40人的專業研發團隊,專門從事金剛石復合超硬材料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同時與各專業院校、科研機構進行產學研合作。目前,該企業已擁有40多項發明專利。
行走在企業生產車間,處處可見繁忙景象。“春節假期一結束,我們就立即投入生產,現在所有的車間都已經開動。”孔利軍介紹,目前企業訂單充足、產品供不應求,70%的產品用于出口,全年產值預計可達1.6-1.8億元。“目前,國內多地正在鉆探萬米深井,這就要求聚晶金剛石復合片的硬度更高、強度更大。我們將積極搶占這一行業風口。”孔利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