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金價可謂“一路高歌”。3月20日,倫敦金現盤中站上2000美元/盎司關口,為2022年3月份以來首次。金價上漲也帶動A股黃金板塊的走強。
在業內人士看來,近期金價的飆升主要源于市場避險情緒的快速上升,特別是在硅谷銀行、瑞士信貸銀行等歐美銀行接連陷入危機的情況下,金融市場恐慌情緒升溫,外界對美聯儲大幅加息預期也隨之減弱,多重因素共振下使得傳統避險資產黃金成了“搶手貨”,進而推動了其價格的走強。
中信建投期貨貴金屬分析師王彥青對記者表示,近期黃金表現較為強勢,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硅谷銀行破產事件引發了金融市場“巨震”,美股、商品市場、債市以及全球匯率市場都出現了價格的顯著波動,側面凸顯了黃金的避險屬性,并且在風險資產下跌后,市場配置資金轉移到避險資產上,黃金也在短期內獲得資金的超額配置;另一方面,從黃金的定價核心來看,其主要的定價因素在于利率以及美元指數的變化,由于該事件主要發生在美國金融系統內部,因此側面反映了美國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并削弱了美元的信用等級,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近期偏緊的加息預期,并帶動美債收益率曲線全線回落,利率下跌疊加弱美元的雙重利多效應也加速了黃金價格的顯著上漲。
南華期貨有色分析師夏瑩瑩同樣認為,最近貴金屬的強勢上行,主要受歐美銀行業風險事件下避險情緒上升,以及對美聯儲加息預期降溫影響。“歐美銀行業風險下美聯儲加息預期大幅降溫。上周四歐央行雖宣布加息50BP,但并未提供5月利率指引,也增加了市場對歐央行加息接近尾聲的預期。”夏瑩瑩說。
“國際黃金上周迎來去年11月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歐美銀行業流動性危機不僅大幅降低市場對于美聯儲的加息預期,也提升了市場的避險性需求。”博時基金基金經理王祥表示,在歐美銀行業流動性風險相繼爆發的情況下,市場預期美聯儲緊縮路徑將受到明顯影響,不僅3月份加息50BP的概率驟降,市場甚至出現了加息可能停止的聲音。疊加金融市場波動帶來的避險性需求,資金開始重新流入黃金市場,全球ETF迎來了去年5月以來的最大單周流入。
值得一提的是,各國央行也在繼續“搶購”黃金。世界黃金協會最新調整的數據顯示,2023年1月全球央行凈買入黃金的數據從31噸上調至77噸,較去年12月環比上漲192%。中國央行數據顯示,今年2月末,中國官方儲備資產中共持有6592萬盎司黃金,折約2050噸,環增1.23%,約購買25噸黃金,已經連續4個月增持黃金。
展望未來金價走勢,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短期內價格仍有沖高的可能。王祥表示,如若美聯儲維持對通脹的高壓態度,后續類似于硅谷銀行發生的流動性壓力風險或頻繁出現,避險性需求將持續推動黃金價格走高;而若美聯儲暫時放緩加息步伐,歐美政策節奏上的差異又將推動美元走弱,亦對黃金價格構成支持。
“中長線看,我們依然看多黃金。”夏瑩瑩指出,歐美金融穩定性擔憂及信貸緊縮下經濟衰退擔憂皆利多黃金避險需求,而對美聯儲為首的全球央行貨幣政策轉向寬松的期待,亦將利多黃金估值。
“站在市場預期的角度來看,目前依然存在上漲動能,一是目前金融市場風險尚存,二是市場對于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緊縮預期驟然降溫,市場交易者開始押注今年下半年美聯儲即將開啟降息。”王彥青說。
但王彥青同時提醒,從估值的角度來看,目前金價的估值已經略高,明顯超出了實際利率的定價范疇,投資者仍應該保持謹慎態度。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市場兩件事的發展動態,一是全球央行對控制本輪金融風波所采取的態度以及整體事件對金融體系的沖擊程度;二是在3月份的利率決議后,美聯儲將公布今年利率點整圖,對于驗證降息預期的可能性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