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們聽到的消息是,第二批光伏準入名單即于2月17日開始申報,目前正在組織第一批未入圍的企業積極申報,但是我們更希望此次入圍更多考慮浙江光伏企業的實情。”浙...
“我們聽到的消息是,第二批光伏準入名單即于2月17日開始申報,目前正在組織第一批未入圍的企業積極申報,但是我們更希望此次入圍更多考慮浙江光伏企業的實情。”浙江省光伏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杭州市太陽能光伏產業協會秘書長趙永紅表示。2012年12月末,工信部公布的第一批符合《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下稱《條件》)的企業名單。此中,作為僅次于江蘇的全國第二大光伏制造大省浙江,僅有13家企業入圍,而80%以上的浙江光伏制造企業被《條件》攔在了門外。
在此前1月9日商務部在浙江的光伏產業工作調研會上,浙江光伏企業對《條件》集體控訴,企業紛紛表達不解、不滿,認為《條件》過于硬性和苛刻。
趙永紅解釋,如若未進入《條件》范圍之列,則企業融資、出口退稅、分布式應用扶持、市場準入等方面受到影響,“浙江的光伏企業基本100%是民企,‘小而精’是主流,但風險意識比較強,首先考慮盈利狀況,并不過分單純追求產能指標和銷售量的高低,《條件》過于一刀切。”
“甚至我們認為條件還可以寬松一些,不是以單個廠來計算,而是以整個集團算計。”昱輝陽光(NYSE:SOL)一位負責人解釋,在第一批列入《條件》的名單中,該企業在浙江、四川的產能均入列其中,但江蘇的組件廠因材料上報問題而未入列。
數家浙江光伏企業證實,多家企業目前正積極與當地光伏協會、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等聯系,并與浙江省經信委積極溝通,寄望在第二、三批符合《條件》的準入名單出爐時,充分考慮浙江的光伏產業實際情況。
超50家企業未能入列
浙江金樂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金樂太陽能)主要從事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的生產,目前產能為60MW左右,并預計在未來兩年內產量擴至180MW的規模。
“我們目前處于滿產狀態,今年以來效益很不錯,去年新增了一批設備,增加了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片的生產。”金樂太陽能董事長何旖莎表示,產能以及產能利用率并不是評判光伏企業好壞的合理標準,《條件》應該更注重企業的效益、市場創新能力和產品附加值,“這也是金融企業放貸考慮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