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1月13日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493.6億元,同比增長14.9%(折合1734.8億美元,同比增長20.2%;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引資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2021年商務部會同各地方各有關部門,圍繞‘六穩’‘六保’和‘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部署,扎實推進穩外資各項工作,圓滿完成全年穩外資工作任務,成效好于預期。”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在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
業內人士預期,在我國吸收外資突破萬億元大關基礎上,更高水平開放的相關舉措將加快落地,進一步增加中國市場吸引力,推動我國穩外資乘勢而上,實現量和質的雙提升。
引資規模取得佳績
在全球疫情擴散蔓延、世界經濟恢復勢頭放緩背景下,2021年我國吸收外資實現兩位數增長,引資規模突破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中國吸收外資仍保持快速增長,規模創歷史新高,反映出中國市場對跨國公司保持很強的吸引力。”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聶平香說。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對于這一成績,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認為,這主要得益于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以及不斷完善的營商環境,持續對外資產生吸引力。中國目前良好的發展狀態,讓外資對中國的信心變得越來越強。
新一輪穩外資路線圖也正浮出水面。束玨婷表示,2022年商務部將從四方面穩外資,包括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落實好2021年版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修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等;進一步推動開放平臺建設,吸引更多外資項目落地;進一步加強外資企業和項目服務保障;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正如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宗長青所言:“隨著我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再加上我國產業體系完整、基礎設施完善、市場優勢凸顯,相信中國將長期成為外商投資的熱土。”
支持外貿新業態發展
近年來,我國外貿新業態蓬勃發展,持續創新。
商務部數據顯示,跨境電商5年增長近10倍,2021年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市場采購貿易規模6年增長5倍,2021年出口額再創歷史新高,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超過1500家,海外倉數量超過2000個,加工貿易保稅維修項目已建成約130個,離岸貿易穩步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已成為推動外貿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也應看到,2022年外貿發展面臨一定壓力,促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打造新的外貿增長點成為穩外貿的重要一環。
束玨婷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要求,不斷完善政策體系,營造良好環境,提升服務水平,扎實推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新一批綜試區擴圍工作;提升市場采購貿易方式便利化水平,完善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動態調整機制;培育一批優秀海外倉企業,完善便利服務各貿易市場的海外倉網絡;穩步推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保稅維修與離岸貿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