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介紹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時表示,中國貨物進出口保持快速增長,貿易結構持續優化。
外貿發展量穩質優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31361億元,同比增長26.9%。其中,出口17160億元,同比增長18.1%;進口14200億元,同比增長39.5%。進口與出口相抵,貿易順差2960億元。1-5月,貨物進出口總額147595億元,同比增長28.2%。其中,出口80414億元,同比增長30.1%;進口67181億元,同比增長25.9%。
據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此前介紹,1-5月,中國外貿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進出口、出口、進口同期增速均為10年來同期最高水平。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貿易談判學院副教授王茜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分析,從出口來看,一是結合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情況,被壓抑的需求在逐步釋放;二是短期內海外供應鏈重構修復難度較大,中國生產恢復較好,全球需要更加倚重中國供應鏈。從進口來看,主要是中國生產恢復之后,對原材料和大宗商品的需求量增多,加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導致大宗商品進口量穩質升。此外,內需潛力的釋放也在帶動進口增長。
不僅規模再創新高,中國外貿結構也在持續優化。數據表示,1-5月,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31.9%,占出口總額的59.5%。一般貿易進出口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61.8%,比上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7.6%,比上年同期提高3.4個百分點。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近年來,隨著支持外貿調結構的政策持續發力,企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帶動了中國外貿結構不斷優化,外貿發展質量加速提升。尤其在疫情沖擊下,前期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等舉措的成果正在顯現,增強了外貿發展的韌性。
穩外貿舉措加碼
6月16日,商務部會同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舉辦全國匯率避險業務線上培訓,開展政策宣講,進行經驗交流,推動各地更好幫助企業提升匯率避險意識和能力。這是商務部幫助外經貿企業應對匯率波動風險、穩定生產經營的最新舉措。
商務部將今年定為“外貿創新發展年”,重點實施優進優出、貿易產業融合和貿易暢通三大計劃,采取了大量穩外貿相關舉措。
在4月召開的全國外貿工作會議上,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要求,各地認真謀劃和推進外貿工作,確保實現“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他在提出的三大舉措中,明確提出要用好已出臺的政策,密切關注外貿形勢變化和企業遇到的困難,積極研究儲備政策,全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在商務部推出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方案及項目清單中,商務部將穩外貿工作與學黨史緊密結合,提出要圍繞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辦實事,重點包括全力以赴穩外貿、實施優進優出計劃、實施貿易暢通計劃、實施貿易產業融合計劃、推動服務貿易提質趨穩等。
各地也在出臺穩外貿政策舉措,因地制宜促進外貿企業發展。今年1月,湖北省政府出臺了《進一步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若干措施》,提出了十三方面穩外貿外資具體舉措;江西省商務廳也在近期召開2021年全省穩外貿現場交流會暨外貿調度會,將政策宣講和協調解決企業反映的困難問題等工作搬進外貿企業。
未來,商務部還將進一步發力穩外貿。商務部外貿司上述負責人表示,疫情之下中國外貿面臨的外部環境依然嚴峻。商務部高度關注外貿企業在原材料價格、匯率波動、海運運費等方面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將持續會同地方和相關部門綜合施策、推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