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2020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北京發布。報告認為,隨著世界主要經濟體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明確,將深度引發油氣供需兩側的結構性變革,油氣行業正加速轉型升級。未來五年,全球油氣市場將進入變動期,天然氣仍將是需求增長最快的化石能源。
能源行業面臨重大轉折
過去一年在新冠疫情和全球經濟下滑的雙重壓力下,全球石油石化產業受到嚴重沖擊。
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量同比下降4.5%,全年能源相關投資大幅下滑近20%,新發現油氣儲量同比大幅下降30%,世界石油供需降幅和庫存創歷史之最,國際油價首次出現負值,呈現先跌后震蕩回升態勢。2021年以來,隨著新冠疫苗在全球使用,疫情正逐步得到遏制,油氣行業也將有可能進入復蘇回暖階段,預計國際油價同比上漲,布倫特全年均價在62~67美元/桶。同時,隨著世界主要經濟體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明確,后續行動將逐步推開。
報告認為,未來五年,世界石油需求恢復增長之后增速將逐漸放緩,石油供應能力保持充足,國際油價將維持中低位水平,預計2021~2025年運行中樞為60~70美元/桶。未來五年,全球天然氣市場發展將進入變動期,天然氣仍將是需求增長最快的化石能源,區域消費結構、供應格局以及貿易和投資模式都將不斷調整。
“面對新冠疫情和全球經濟下行的雙重壓力,中國石油2020年主動應對低油價挑戰,取得了好于預期的經營業績,特別是在國內外油氣生產實現了‘三個1億噸’的歷史性新格局,即國內原油年產量保持1億噸以上、海外油氣權益當量年產量保持1億噸以上、天然氣年產量首次突破1億噸油當量并首次超過原油。”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華林在致辭中表示,能源行業面臨重大轉折,全球能源結構向環境氣候友好和更可持續的方向轉型。“十四五”期間,中國石油將以“綠色發展、奉獻能源,為客戶成長增動力、為人民幸福賦新能”為價值追求,大力實施創新、資源、市場、國際化和綠色低碳五大戰略,著力做強做優,到2025年基本實現高質量發展,到2030年全面實現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50年左右全面實現世界一流的綜合性能源公司。
未來五年天然氣仍將是需求增長最快的化石能源
“未來五年,全球天然氣市場發展將進入變動期,天然氣仍將是需求增長最快的化石能源,區域消費結構、供應格局以及貿易和投資模式都將不斷調整,給市場帶來諸多不確定性。”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姜學峰對油氣行業進行了回顧與展望。
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我國油氣行業全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成效顯著,市場化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油氣行業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十三五”期間,油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的占比由24.7%上升到27.6%,油氣供需領域均呈現“油穩氣增”的特征。原油產量2018年實現止跌稍升,2020年達1.95億噸;天然氣產量2020年達1926億立方米,較2015年增加603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快速攀升的態勢得到遏制。油氣消費規模不斷擴大,石油表觀消費量從2015年5.43億噸增至2020年的約7億噸,年均增長5.4%;天然氣消費量從1890億立方米猛增至3262億立方米,年均增速達11.5%;煉化領域的發展呈現“量增質升”的特征,我國煉油能力從7.9億噸/年增至8.9億噸/年,增加12.7%;乙烯產能從2200萬噸/年增至3518萬噸/年,增加60%。
姜學峰表示,“十四五”在全面進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階段和“3060雙碳”新目標下,油氣行業將進入加速變革和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油穩氣增”的特征將更加明顯,“十四五”末石油需求將逐步接近7.3億~7.5億噸峰值平臺期,天然氣仍處于快速發展期,2025年達4200億~5000億立方米,年均增量超200億~300億立方米;油氣供應保障能力將不斷增強,國內原油產量將穩中有升,天然氣產量將達2350億~2500億立方米,進口LNG接收能力大規模提升至1.9億噸/年。油氣行業需進一步努力,以高質量的供應保障體系支撐行業健康發展。
據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余國介紹,《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自2008年首次出版以來,已連續13年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