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于疫情等原因,石材外貿停滯,不少石材市場銷售大減。然而有不少企業轉變思路,進軍家裝市場,拿到很多訂單,也因此不斷擴大深加工產能。
據了解,龍投石業近日宣稱,有30臺雕刻機對外加工;中意天璽開啟了精加工智能智造新石代;而中時石材裝飾則表示,上半年已經接了幾十棟別墅訂單。
傳統石企轉型家裝
2020年上半年,不少石材大企業都直呼,工程做不下去。
“現在不是沒有訂單,是訂單價格被甲方壓得低得可憐。不接吧,每天幾百號工人要養著;接吧,根本就沒有利潤,有可能會虧損一些。”日前,水頭一大型石材企業負責人跟記者吐槽道。
這位高管肺腑之言,實則是石材行業的普遍現象。很多小企業缺乏資質接不了工程訂單,而有資質的大企業接了又沒利潤。
石材行業人士白利江告訴記者,四五年前,就有不少石材企業轉型做家裝,今年尤甚。
“石材行業發展這么多年,福建石材廠家一直主攻的都是工程渠道,一大批外墻石材企業長期與地產商合作,積累下豐富的工程渠道資源。所以,前些年雖然經濟有所下行,但于石材而言,影響依然不算大。但今年,做家里坐等了兩個多月,沒有一家石材企業不著急了。工程項目一直被推遲,利潤還不斷被壓縮,這不得不讓更多石材企業開始思量其他渠道。”白利江說,這也是今年為什么這么多傳統石企紛紛進軍家裝的原因。
在白利江看來,加工工藝要求高的家裝體量雖然不及工裝大,但是利潤跟工裝比至少翻兩番。
相對大型加工企業的煩惱,今年中時石材裝飾卻過得如魚得水。中時石材裝飾總經理藍駿瑋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他通過線上渠道接到了好幾十棟別墅訂單。
“我們現在一直在擴張,不斷招人中。”藍駿瑋說,做家裝雖然辛苦了點,但是只要堅持把品質做好了,肯定不會虧,而且老客戶還會源源不斷地介紹新客戶過來,哪里用得著擔心沒訂單可以做。
雕刻機銷量激增
日前,記者在石材人的朋友圈,看到龍投石業發出的宣傳廣告中,出現了一個特別大的數據,就是有30臺的雕刻機。藝銘雕刻也一下子增加了10臺雕刻機。
“這幾個月買雕刻機的新廠家增加了不少,部分傳統做工程的廠家,都開始轉型做家裝。”日前,勁鉆雕刻機總經理馬云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做家裝就意味著要做異形,要做異形就得配置雕刻機。
雕刻機市場需求激增,競爭對手也多了起來。據了解,在家裝市場不斷火熱的同時,水頭做雕刻機也一度從三五個品牌,不斷攀升到二三十家,更涌現出了一批本地自創品牌晉陶、耐斯等。
馬云華坦言,為了更好地服務水頭本地石材廠,目前,他已在水頭成立了一家雕刻機工廠。
“我們做的是大品牌,過去生產總部在合肥,客戶下單到安裝都需要一個周期。現在考慮到這么多石材廠都有做大家裝的需求,所以必須把廠設在水頭,如此不但可以縮短服務周期,還可以為客戶省下一大筆運輸費。”馬云華說,現在競爭的對手多了,價格戰在所難免,但是拼到最后,勝利的依然是品質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