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開閘的腳步已經越來越近,申報企業發行上市審核進入新階段,科創板上市委的審議工作于上周三正式啟動。
6月5日,科創板第一次審議會議順利召開,首批微芯生物、安集微電子、蘇州天準三家企業均獲“放行”,只待證監會最終的批文核發。而在6月11日、13日和17日,又將有三批共8家申報企業接受上市委審議。
隨著開板的臨近,上交所第一屆科創板公開發行自律委員會(以下簡稱自律委)日前召開了2019年度第三次工作會議,分析研判了科創板開板初期企業發行業務可能面臨的來自境內外市場環境、企業集中發行、各方參與主體業務和技術準備不足等方面的困難和挑戰,對網下打新門檻、長線資金中簽股份鎖定、戰略配售、新股配售經紀傭金標準等內容作出了倡議。
具體包括:一是充分發揮中長線資金作用,壓實主體責任。建議除科創主題封閉運作基金與封閉運作戰略配售基金外,其他網下投資者及其管理的配售對象賬戶持有市值門檻不低于6000萬元,安排不低于網下發行股票數量的70%優先向公募產品、社保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基金、保險資金和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資金等6類中長線資金對象配售。
二是簡化發行上市操作,保障安全運行。建議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低于8000萬股且預計募集資金總額不足15億元的企業通過初步詢價直接確定發行價格,不采用超額配售選擇權等。
三是合理確定新股配售經紀傭金標準,形成良性競爭。建議對戰略投資者和網下投資者收取的經紀傭金費率由承銷商在0.08%至0.5%的區間內自主確定,推動形成行業慣例,避免惡性競爭。
對比規則文件后不難發現,倡議書中的要求比現行規則更加嚴格,對于保障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工作平穩有序,形成良好穩定預期具有正面效果。
另據界面記者統計,截至6月10日,上交所新受理6家企業上市申請,已受理企業總數達到119家,新問詢企業30家,已問詢企業101家。
6家新受理企業分別是廣州瑞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秦川物聯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潔特生物過濾股份有限公司、紹興興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無錫德林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普元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成都秦川物聯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四川省首家受理企業。而無錫德林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保薦機構申港證券也是第一次登上科創板平臺。
從企業注冊地上看,新受理企業大部分來自一線城市,其中廣東省有兩家企業,有三家分別來自江浙滬,僅有一家秦川物聯來自四川。北京、江蘇、上海、廣東、浙江五省企業數分別為26、20、18、17、11家,占總企業數的7成。
從保薦機構上看,保薦企業數量前4的依舊是“三中一華”。中信建投以15家排在榜首,中信證券、華泰聯合證券、中金公司保薦企業數量均為9家并駕齊驅。
從企業所屬行業來看,新受理的6家企業分屬“制造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以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以25家仍位列單行業企業數量之首。“專用設備制造業”“軟件和信念息技術服務業”“醫藥制造業”分別以23、21、15家數量位居2至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