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先進制造業園區,一塊普通的正方形石墨塊經過6面超高壓頂壓機7小時的高溫淬煉與66噸壓力擠壓,即完成從“石頭”到金剛石的分子結構蛻變。這一過程,是河南神州靈山新材料有限公司等6家超硬材料入園企業的核心生產場景。
4月7日,記者在該園區了解到,作為全國最大的超硬材料加工基地,方城縣以金剛石、培育鉆石為核心的全產業鏈正加速崛起,2024年綜合產值突破60億元,人造金剛石產量占全球46%,培育鉆石產能占全國近半,“中國培育鉆石之都”實至名歸。
“方城縣超硬材料產業鏈實現健康發展,得益于縣委、縣政府出臺助企發展政策和各相關部門為其提供良好服務。”方城縣市場監管局局長徐明曉告訴記者。 近年來,方城縣通過“強龍頭、補鏈條、育集群”戰略,以中南鉆石、中硬合金等鏈主企業為核心,聯合42家上下游企業,構建起“設備制造—觸媒粉—金剛石/培育鉆石—微粉—工具”完整產業鏈閉環。目前,產業集群已形成年生產金剛石70億克拉、培育鉆石300萬克拉的產能規模,產品覆蓋工業制造、珠寶消費、半導體等6大領域,帶動就業超5000人。
為強化協同效應,當地規劃建設鉆石產業鏈生態示范園區和直播電商垂直園區,打造集研發、生產、交易于一體的“中國鉆石港”。2024年,總投資35億元的榮盛金剛石產業基地和超硬材料循環經濟產業園落地,標志著產業向高端化、集約化邁出關鍵一步。
在河南省和南陽市兩級市場監管部門的指導下,方城縣市場監管局以質量強縣戰略為抓手,支持企業參與國際、國家及行業標準制定。中南鉆石主導制定國際標準《超硬磨料沖擊韌性測定方法》,實現我國磨料磨具行業主持制定國際標準零的突破,使中國成為ISO/TC29/SC5/WG8工作組協調國。目前,該縣已建成15個省級以上研發平臺,其中國家級實驗室2個,3項QC成果獲兵器行業質量管理一等獎。
產學研合作成為當地技術突破的“加速器”。方城縣與中國地質大學、鄭州三磨研究所共建珠寶產業學院和院士工作站,2024年,中硬合金1200毫米超高壓6面頂壓機獲評河南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煜眾機械五軸復合車銑設備打破國際技術封鎖,推動產業向納米級精密制造延伸。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方城縣創新“鏈式服務”模式,成立產業聯盟和專項工作專班,出臺124條惠企政策,實現“免申即享”資金兌付4000余萬元。通過銀擔2∶8風險分擔機制,累計為小微企業融資超10億元;搭建用工平臺解決2000余人就業缺口;企業開辦“一窗通辦”將審批時限壓縮92%。
“我們正構建‘5+13’產業格局,超硬材料產業將向‘百企千億’目標邁進。”方城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張國華表示,今年計劃新增培育鉆石壓機1000臺,建成全國最大生產基地,綜合產值突破200億元。同時,通過建設鄭州培育鉆石國際交易中心,推動產業從制造優勢向品牌優勢升級,為南陽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注入強勁動力。
從石墨蛻變為鉆石的產業鏈,不僅是方城工業經濟的“硬脊梁”,更是河南制造向全球價值鏈高端攀升的典型代表。隨著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深度融合,方城超硬材料產業正以鏈式爆發力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