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源鎢業是國內鎢行業產業鏈完整的少數廠商之一,鎢粉及碳化鎢粉前二名供應商、硬質合金前四名供應商。設立以來,公司一直專注于鎢行業,產業鏈條不斷向上下游延伸,從設立初的單一APT冶煉業務發展成為一家擁有從上游采礦、選礦,中游冶煉至下游精深加工的完整一體化生產體系的國內大型鎢行業企業。資源優勢奠定發展基礎
鎢是國民經濟和現代國防不可替代的基礎材料和戰略資源,用鎢制造的硬質合金具有超高硬度和優異的耐磨性,用于制造各種切削工具、刀具、鉆具和耐磨零部件,被譽為"工業的牙齒",硬質合金廣泛應用于軍工、航天航空、機械加工、冶金、石油鉆井等領域,鎢絲是照明、電子等行業的關鍵材料。
章源鎢業所處的贛州市鎢礦資源豐富,素有"世界鎢都"之稱,而公司擁有淘錫坑鎢礦、新安子鎢錫礦、大余石雷鎢礦、天井窩鎢礦四個采礦權礦區,四礦區合計可開采面積為39平方公里,合計礦石量達到325.40萬噸,其中保有鎢儲量9.60萬噸,占全國總量的5.33%;四礦山都屬于可采易選類型,選礦回收率均在80%以上,鎢品位平均為2.104%,其中淘錫坑鎢礦的鎢品位高達2.600%,是國內少見的高品位鎢礦山,按照靜態計算,公司豐富的鎢儲量能確保在現有條件下約30年的開采保障能力。
章源鎢業擁有東峰礦區、石圳礦區、白溪礦區、碧坑礦區、長流坑礦區等5個探礦權礦區,合計可勘探面積143.54平方公里,其中鎢的遠景儲量至少5萬噸以上,同時錫金屬和銅金屬的預計保有量將分別超過1.5萬噸、1.75萬噸,豐富的礦產資源為公司未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產業鏈核心技術行業領先
公司是國內鎢行業產業鏈完整的少數廠商之一,除了擁有5個探礦權礦區、4座采礦權礦山以外,公司還擁有5個鎢冶煉及精深加工廠,建立了從鎢上游采礦、選礦,中游冶煉至下游精深加工的完整一體化生產體系,產業鏈核心環節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精深加工是公司產業鏈的下游,是鎢加工企業競爭的核心環節,設備先進程度和技術工藝要求更高。公司確立做大做強完整產業鏈戰略,不斷加大精深加工環節的投入。截至2009年底,公司已形成年產9000噸鎢粉及碳化鎢粉、1000噸硬質合金和200噸鎢材的強大生產能力。
在技術方面,公司產業鏈核心環節技術工藝處于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冶煉環節運用"黑白鎢精礦分解"、"離子交換新工藝"及"氨回收及脫氨轉化"等技術工藝,APT的堿單耗、噸用水量及氨排放指標均大大優于國內先進水平,具有良好的節能減排效應;下游精深加工環節中,公司能生產純度大于99.995%的鎢粉和晶粒度小于100納米的碳化鎢粉,晶粒度小于400納米的超細晶粒硬質合金,其中"白(黑)鎢礦潔凈高效制取超高性能鎢粉體成套技術及產業化"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球形、單晶、超細ATP的制取技術"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公司在軍工領域的先發優勢將成為公司業績的重要保障。2007年9月,公司出資5760萬參股了西安華山,而西安華山的另外兩個股東均為兵工集團控制的企業,這使得公司為國內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與軍工企業合資建廠的鎢行業企業,國內兩家鎢軍品供應商之一。軍工訂單保證了公司產品的良好需求,也為公司在"軍轉民"趨勢下奠定了先發優勢。
募資項目開拓利潤空間
IPO成功后,公司將全面啟動三個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其中,"高性能、高精度涂層刀片技術改造工程"將大幅提升公司產品的檔次,增強發行人的核心競爭能力,成為發行人下一個主要利潤增長點。
從市場容量來看,高性能、高精度涂層刀片市場前景廣闊,需求呈穩步增長態勢,隨著國內裝備制造業技術升級,國內市場對高性能、高精度涂層刀片的需求增長量將更大;從競爭對手來看,在國內市場,國際優勢廠商產品并不具備"性價比"優勢,而國內優勢廠商產品遠不能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在國際市場,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公司募投產品將具備較強競爭優勢(310368,基金吧)。公司募投項目投產后,其經濟效益將遠高于現有刀片,公司現有刀片的售價約3元/片,募投刀片的售價約24.5元/片,公司募投刀片的毛利/固定資產比為0.32,高于現有刀片的0.23,將成為公司又一個利潤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