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俄羅斯西伯利亞中東部的“珀匹蓋”(Popigai)隕石坑,擁有著全球其他地區鉆石儲量之和十倍還要多的鉆石儲量。上世紀70年代被發現之初,由于種種政治經濟原因,該鉆礦被雪藏了三十...
位于俄羅斯西伯利亞中東部的“珀匹蓋”(Popigai)隕石坑,擁有著全球其他地區鉆石儲量之和十倍還要多的鉆石儲量。上世紀70年代被發現之初,由于種種政治經濟原因,該鉆礦被雪藏了三十多年。而近日,來自西伯利亞的科學家們從該鉆礦挖掘出的鉆石中發現了不同尋常的屬性,甚至比人造金剛石和現有的天然鉆石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特性。

Nikolai Pokhilenko說,這些來自“珀匹蓋”隕石坑的天然金剛石,其研磨性比人造金剛石要高出近乎50%~60%。成因于隕石的隕落和沖擊過程,這些天然金剛石被命名為“沖擊鉆”。沖擊鉆有著獨特的拋光特性,可用于理想平滑表面的制作,甚至是帶有刮痕的納米單晶金剛石表面也可以用這些沖擊鉆來進行拋光。由于沖擊鉆的磨拋效果非常好,即便是在電子顯微鏡下,工作人員也未發現任何刮痕。

該項目還將于2014年開展對“珀匹蓋”(Popigai)隕石坑的勘探。“屆時,我們將在隕坑附近搜集沖擊鉆樣品”,Pokhilenko說,“這種新型天然金剛石儲量初步估計在30億克拉左右”。
相比于稀土資源,工業用金剛石的使用范圍近年來迅速擴大,金剛石消費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長。目前,世界人造金剛石產量已經達到140億克拉;而相比之下,“沖擊鉆”天然金剛石由于擁有自己獨特的屬性,在未來的市場上或將完美勝出人造金剛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