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將于2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多家外媒密切關注磋商進展。
雙方努力彌合經貿分歧
據《日本經濟新聞》2月10日報道,美國白宮日前宣布,將于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作為磋商負責人的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等人將訪華。這是自1月30日至31日在華盛頓舉行高級別磋商以來,再次舉行這種級別的磋商。
報道稱,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也將參加高級別磋商。在此之前,美國副貿易代表格里什等人將訪華,從11日起舉行副部級磋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財政部、農業部、商務部和能源部等的高官也將參加。
報道稱,中美雙方于1月底在華盛頓舉行了高級別磋商。除了中國的進口擴大政策和市場開放外,還磋商了知識產權、技術轉讓等結構性問題。本次磋商能在多大程度上敲定具體舉措成為焦點。
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2月10日報道,中國商務部9日發表聲明說,中美雙方將在不久前華盛頓磋商基礎上,就共同關注問題進一步深入討論。
貿易戰令美方損失巨大
據泰國《亞洲時報》網站2月9日報道,就在美國企業的領導人竭力應對特朗普政府偏愛使用關稅的做法所帶來的后果之際,2月公布的新研究詳細描述了這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行為可能帶來多大的損害。
報道稱,總部設在華盛頓的咨詢公司世界貿易咨詢公司發布了一份報告,對美國一旦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和對外國汽車征收新的關稅可能會產生什么后果進行了估算。
經濟學家發現,由于已經征收的關稅以及可能進一步提高的關稅和招致的報復,美國經濟受到的損失最終可能使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降低1個百分點,同時導致200多萬人失業。
報道稱,單是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如果兩國無法達成協議,就將于3月2日生效——就將損失近100萬個就業機會。
這些直接影響還不包括因政策不確定性增加而造成的商業投資損失。
報告稱,失去的就業機會將遍布美國各州。
報道稱,反對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的意見在美國國會獲得了兩黨的支持,一些勢力正在積蓄,希望通過立法限制總統在貿易政策上的權限。
另據美國雅虎新聞網站2月9日報道,金融市場再次對特朗普總統的對華貿易爭端表示不滿。
報道稱,今年1月,投資者樂觀地認為僵局會在特朗普設定的3月1日最后期限前得到解決。股市表現搶眼,標普500指數上漲9.6%。
關于中美兩國能否達成協議,新聞報道有的樂觀有的悲觀。隨著最后期限臨近,股市可能會繼續震蕩。如果達成協議,這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就將正?;墒芯蛯⑸蠞q。如果無法達成協議,雙方就會推出更多的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股市就會下跌。
報道稱,不過,3月1日這個最后期限并非不可撼動。特朗普是在2018年提出這個日期的,當時他說,如果到那時還沒有達成協議,他就要對中國輸美產品征收新一輪關稅。但他可以更改這個期限,甚至取消它。
報道分析稱,當政府關門開始在機場和經濟的其他領域引發真正的動蕩、國會里的共和黨人表示不能再支持他時,特朗普作出了讓步。假如美中兩國無法達成協議、特朗普提高關稅,他的對華策略就會有同樣的遭遇。股市將下跌,共和黨同僚將與特朗普的自罰行為撇清關系。他到頭來將盟友寥寥而批評者眾多,并將因支持率下降——也許下降到比政府關門期間還要低——而屈服。
各方審慎樂觀看待磋商
據美國《國會山》日報網站2月9日報道,特朗普不能無視控制著行政權力的某些不成文規定。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總統的說服力。如果其他政府部門或自己政府中的其他成員認為總統在政治上軟弱無能,他的領導能力就會受到嚴重損害。
報道稱,進一步向特朗普施壓要求迅速結束貿易戰的,是關稅重創了構成共和黨關鍵陣營的農業州。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對華大豆出口減少98%,農民凈收入下降20%左右。在貿易戰開始之前,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的最大進口國。由于貿易戰,加拿大、阿根廷和巴西不僅取代了美國的對華農產品出口,而且證明了它們作為供應國的可靠性。
歸根結底,商界對特朗普的壓力來自美國大公司。中國是通用汽車公司的最大市場、蘋果公司的第三大市場,星巴克2018年在那里每17個小時就有一家新店開張。
報道認為,在關稅問題上停戰將有可能重振中國的商業信心。所以,為結束貿易戰而簽署協議指日可待。
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2月10日報道,西密歇根世界事務委員會8日舉辦中美建交40周年對話會。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在對話會上表示,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過去40年,兩國關系的主流始終是合作和互利共贏。
崔天凱指出,中美之間存在分歧是正常的,重要的是雙方增進相互了解和理解,正確判斷對方的戰略意圖。“競爭”本不是一個壞詞,競爭在國家關系中也普遍存在。但現在有人將競爭解讀為零和游戲、勝者通吃,乃至預定贏家,這種想法對中美關系傷害很大,應當堅決摒棄。
崔天凱表示,兩國社會各界特別是工商界期待可預測、平穩的經貿關系。中美雙方工作團隊正就經貿問題密集磋商,應對雙方達成互利共贏的協議保持信心。只要雙方堅持照顧彼此關切,總能夠找到妥善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