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澳太陽能有限公司擬以75億元交易對價借殼秦皇島天業通聯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業通聯,002459.SZ)的方案細節浮出水面,這意味著晶澳有望成為光伏中概股“回A”首例。
1月21日,天業通聯宣布擬向華建興業出售截至評估基準日之全部資產與負債,華建興業以現金方式支付對價。與此同時,天業通聯擬向晶泰福、其昌電子、深圳博源、靳軍淼、晶駿寧昱、晶禮寧華、晶仁寧和、晶德寧福、寧晉博納發行股份購買其合計持有的晶澳太陽能 100%的股權。以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預估值為基礎,經交易各方初步協商,標的資產初步交易作價為75億元。 本次交易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交易完成后,晶澳太陽能的全體股東將成為上市公司股東,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變更為晶泰福,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變更為靳保芳。公告稱,發行股份購買資產與重大資產出售互為條件、不可分割。若其中任何一項交易終止,則本次交易終止實施。
晶澳太陽能成立于2005年,是國內老牌光伏龍頭企業之一,產業鏈覆蓋硅片、電池、組件及光伏電站,實際控制人即靳保芳。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數據,2015-2017年晶澳太陽能電池組件出貨量連續排名全球前五位,2017年達到全球第三;2015-2017年晶澳太陽能電池片產量則連續位居全球前二位,2017 年為全球第二。
2007年2月7日,晶澳太陽能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彼時繼無錫尚德之后中國光伏企業赴美上市浪潮中的一員。然而在美上市中國光伏企業的融資環境并不理想,因整體估值較低,融資能力無法滿足企業自身需求。
靳保芳本人在2017年11月的一次公開活動上曾感慨稱,十年前,晶澳太陽能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當時融資10億美金,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資金保障。然而現在,其品牌在美國已經沒有融資功能了。“但是,晶澳太陽能在美國第一批上市公司當中,仍然是目前經營狀況最好的中國光伏企業。隨著行業的進展和美國資本市場的變化,我們決定要回歸國內、回歸我們本地的市場,我們在中國11個生產基地,任何一個基地經營情況都非常好,都不亞于一個普通的上市公司。”
A股市場的估值明顯高于海外。近年來,天合光能、阿特斯、晶澳太陽能等此前在美股上市的老牌光伏企業開啟回歸A股之路。2018年7月17日,晶澳太陽能宣布完成與控股母公司晶龍集團的合并交易,私有化成功,正式從納斯達克退市。一個月后,天業通聯公告與晶澳太陽能的實際控制人簽署了《重大資產重組意向協議》。
相比其他已宣布私有化、擬回歸A股的光伏企業,晶澳太陽能的進度最為靠前。如今,在美國市場,光伏中概股已所剩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