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數控加工的發展趨勢是高效率、精度、柔性及綠色化,立式加工中心是加工中心在數控加工中的主力機型,其技術性能和指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加工中心的發展方向。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銑床分會統計...
數控加工的發展趨勢是高效率、精度、柔性及綠色化,立式加工中心是加工中心在數控加工中的主力機型,其技術性能和指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加工中心的發展方向。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銑床分會統計,CIMT2015(第十四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盛會展出了境內外立式加工中心100余臺,境外展品在高效率、高精度、高柔性及綠色化制造技術方面做足了功課,真刀真槍地演示典型零件的加工;既有創新結構的機型,也有傳統結構的優化升級機型,充分說明結構不是制約我們技術發展的唯一因素。境內企業展出的立式加工中心在數量上與境外相當,來自新興企業的較多且機型比較同質化,沒有境外展品貼近市場和行業要求,實物演示較少。
1、機床結構多樣化
機床的剛性是高效率和高精度的重要特性,相應的床身結構能使機床獲得良好的剛性
?。?)相對于傳統的十字滑臺結構,龍門結構的剛性及穩定性有自身的優勢,云南CY集團的CY-EMC5040加工中心(圖1)即采用了這種結構,并進行技術提升:其自身優勢為一體鑄造,由于型腔不清砂,既增加了床身自重,又增加了整機的穩定性,還可以滿足高速條件下的吸震需求。機型整體設計緊湊,占地面積不足4㎡,機床配置了8.5kW的電主軸,其最高轉速可達24000r/min,較好地體現了高效率和高精度優勢。

CIMT2015展出機床的常見結構還有其它變型的龍門結構、動柱結構、優化跨距支撐的傳統十字滑臺等結構,其主軸轉速、進給加速度、金屬切除率等技術指標均較往屆有大幅提高,高效、高精的特點在實際應用中得以體現。

以零件或工序組線是解決當前用工問題的途徑之一。本屆展會的生產線或柔性加工單元展品數量較以往有大幅增加,樣件品種呈現一定的差異化。不僅在傳統汽車制造業,在IT等新興行業均有實物展出。究其原因:加工中心在解決了高效、高精問題的同時,還攻克了最重要的可靠性問題。沈陽機床展出了由3臺TD-500A立式鉆攻中心及一臺軌道式工業機器人組成的鉆銑生產線(圖3),吸引了不少參觀者駐足觀看。TD-500A三軸的快速移動速度為60m/min,主軸最高轉速為20000r/min,采用FANUC系統。其毛坯為鋁板,成品為手機殼。此生產線約2分鐘出一件成品。近幾年,以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產品競爭日益激烈,金屬外殼成為了時尚。此類產品形狀小、批量大,以高速、精密加工中心為核心的自動化生產線不僅能提高生產效率,還降低了人力成本。

(1)沈陽集團主推機型i5m1(圖4),換刀時間為1.6s,三軸快速移動速度為48m/min,主軸最高轉速18000r/min,定位精度為±0.003mm。其亮點在于搭載了自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床大腦i5數控系統,該系統依托互聯網實現智能校正、智能診斷、智能控制、智能管理,實現了工業化、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有效集成,使工業機床“能說話、會思考”,滿足了用戶個性化需求,實現了“指尖上的工廠”。

?。?)南京新浙數控的高效立式加工中心NMC36VS,行程520x380x450mm,依托廣數25i的研發團隊、聯合用戶現場攻關,實現了國產機的換刀速度1.6s、三軸加速度均達到1g以上、剛性攻絲5000r、程序運行時間較國內主流系統壓縮20%以上的高效率。其主機創新點是:三軸的絲杠座、螺母座與基礎大件連鑄為一體,解決了工藝加工、熱穩定性和整機剛度問題,在加工能力、適用范圍等方面有較大優勢。
綜上所述,創新是機床制造業的崛起之路,嚴謹、細致是成功之路的重要基石。立式加工中心是加工中心的主力軍,數控技術的發展和客戶市場需求都要求解決效率、精度以致穩定性的問題。機床企業應以自有客戶群體為定位目標,腳踏實地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寧做小而精、不貪大而全,進而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立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