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5年上半年,全球經濟繼續溫和復蘇,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不減,我國原材料工業生產和投資增速有所下降,出口有所好轉,進口大幅下降,主要產品價格有漲有跌,行業整體經濟效益...
“2015年上半年,全球經濟繼續溫和復蘇,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不減,我國原材料工業生產和投資增速有所下降,出口有所好轉,進口大幅下降,主要產品價格有漲有跌,行業整體經濟效益下滑。預計下半年,我國原材料工業生產和投資增速下滑幅度有望收窄,出口壓力依然較大,產品價格繼續分化,部分行業仍將微利運行。 2015年上半年,我國原材料工業生產和投資增速有所下降,出口有所好轉,進口大幅下降,主要產品價格漲跌互現,行業整體經濟效益下滑,同時市場供求矛盾突出、企業信貸困難、經營壓力增大、對外貿易環境嚴峻等問題也困擾原材料工業的發展。預計下半年,我國原材料工業生產和投資增速下滑幅度有望收窄,出口壓力依然較大,產品價格繼續分化,部分行業仍將微利運行。基于此,建議擴大市場需求,縮小供需缺口;加強資金管理,拓寬融資渠道;加快研發創新,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加大對外合作,積極應對貿易摩擦。
A 基本運行
生產趨緩 主要產品產量同比減少
2015年1~4月,原材料工業生產繼續趨緩,原材料工業增加值增速為7.03%,較1~3月下滑0.08個百分點,低于去年同期1.63個百分點。其中,鋼鐵、有色、建材行業增加值增速分別低于去年同期2.7、3.7和3.7個百分點,石化略高于去年同期0.5個百分點。
投資增速進一步下降
上半年,原材料工業投資增速進一步下降。1~5月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投資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2.4個百分點;鋼鐵行業投資規模減少,投資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9個百分點,其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投資分別下降15.8%和6.2%;有色金屬行業投資增速同比下降1%,其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投資規模有所減少,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投資增速較去年下降7.6個百分點;建材行業投資規模進一步擴大,但增速明顯放緩,非金屬礦采選業、礦物制品業投資增速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12.2和3.6個百分點。
出口有所好轉
2015年1~5月,原材料產品的出口有所好轉。盡管受含硼鋼材出口退稅取消影響,我國鋼材出口增速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出口量仍達到了4352萬噸,保持了28.2%的較高增速,且1~5月出口增速降幅較上個月有所收窄;未鍛造的鋁及鋁材出口206萬噸,同比增長35.4%,高于去年同期29.1個百分點。
同期,受國內需求繼續疲軟的影響,原材料產品進口繼續減少,鋼材進口549萬噸,同比減少10.3%,遠低于去年同期6.4%的進口增長率;進口未鍛造的銅及銅材190萬噸,同比減少12.5%,而去年同期進口增長率高達33.6%。
主要產品價格漲跌互現
上半年,主要原材料產品價格有漲有降,出現明顯的分化。鋼材價格繼續下降,中鋼協CSPI價格指數5月末為70.32,處于歷史較低水平;化工產品中尿素、天然橡膠價格5月強勢上漲,純堿價格逐月下降;有色金屬價格整體呈現上漲的態勢,以銅價為例,銅價1月為45895元/噸,2月有所下降,3月之后不斷上漲,5月價格漲到44108元/噸,其他金屬如鋁、鉛、鋅價格震蕩走高;水泥價格不斷下降,從1月的307.24元/噸下跌到4月的298.66元/噸。
行業經濟效益整體下降
2015年1~4月,原材料工業整體贏利能力偏弱。除化工、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增速較去年同期有所加快外,其他行業利潤增速都有所下降,部分行業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鋼鐵行業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25%,其中采選業、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分別下降49.59%和2.68%;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利潤同比下降21.79%,降幅較去年同期進一步擴大;非金屬礦采選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利潤增速較去年同期都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B 主要問題
產品需求減少 市場供需矛盾突出
受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國內外市場需求疲弱影響,原材料產品需求繼續減少。1~5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4%,比1~4月回落0.6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回落5.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比去年同期回落2.5個百分點。下游主要需求行業汽車制造,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增速較1~4月有所回落。從生產來看,生鐵、粗鋼、鋼材、十種有色金屬等主要原材料產品5月產量環比增加。在市場需求整體低迷的形勢下,產量的增長加劇了市場的供需矛盾。
企業信貸仍比較困難
近年來,受銀行嚴控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產能過剩行業貸款規模影響,部分原材料企業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盡管自2014年11月以來,央行已經連續三次降息、兩次降準,但對制造業的實際影響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原材料企業信貸方面仍存在較大困難。
中鋼協數據顯示,4月底會員鋼鐵企業銀行借款同比下降4.74%,其中短期借款下降5.76%,長期借款下降1.82%。此外,水泥、平板玻璃制造業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中利用國內貸款額度也出現了下降。受資金緊張影響,部分原材料企業被迫停產或減產,進一步加大了信貸壓力。
企業經營壓力有所增大
進入5月,受鋼價預期回升、金融市場反彈影響,原燃料需求有所增加,部分原料如鐵礦石價格出現上漲跡象,5月底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為221.52,高于4月的209.59。
此外,新環保法、《鋼鐵行業規范條件》等新行業標準的實施,不單增加了企業的考核指標,還強化了對企業的環保節能約束,倒逼企業加大環保投入,開展新一輪環保項目建設。如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環境敏感區域,實施減量置換產能方案,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更加嚴格,這些都大大增加了原材料企業的運營成本。受國內經濟持續低迷、下游需求沒有明顯改善的影響,鋼材、水泥等產品價格持續走低。在成本上漲、主要產品價格下降的雙重夾擊下,原材料企業整體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
對外貿易環境依然嚴峻
受世界經濟弱勢復蘇、各國試圖擴大出口帶動增長等因素影響,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有所升溫。截止到2014年我國已經連續19年成為遭遇貿易摩擦最多的國家。2015年,我國對外貿易形勢依舊嚴峻復雜,原材料產品出口遇到較多困難。以鋼鐵行業為例,1~5月,已經陸續有泰國、土耳其、墨西哥、加拿大、歐盟、澳大利亞等9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國產低碳盤條、熱卷、強化鋼鐵繩纜等鋼鐵產品發起了9起反傾銷調查、2起反補貼調查和1起反規避調查。
此外,還有部分前期的調查已出裁定結果,如秘魯對我國產熱軋鋼管每噸征收60.7~89.8美元的反傾銷稅;歐盟對原產于我國、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的取向硅鋼做出反傾銷初裁,我國寶鋼、武鋼等企業將被征收28.7%的反傾銷稅。
C 分析預測
企穩跡象顯現 增速下滑幅度收窄
預計下半年,原材料工業生產和投資增速下滑幅度有望收窄。一是美國、歐元區、日本等主要經濟體經溫和復蘇,出口環境向好。美國受美元走強、預期加息等因素影響,增速可能會有所降低;受低油價、弱歐元、量化寬松政策等影響,歐元區國家經濟有望進一步復蘇;日本經濟在核電重啟的帶動下有望小幅增長。二是國內經濟有望改善,企穩跡象顯現。5月經濟數據呈現弱企穩的態勢,工業增加值增速環比小幅回升,商品房銷售額累計增速結束連續14個月的負增長轉為增長3.1%,新開工面積跌幅進一步縮窄,消費狀況整體有所好轉,但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回落,表明經濟企穩動力還不足。隨著促進商品房銷售、降息、財政等政策效應的逐漸顯現,預計下半年我國經濟將有明顯改善。三是下游需求有望增加。“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以及鐵路、機場、水利、環保等行業的基建投資力度的加大,有望刺激原材料企業擴大生產。
出口壓力依然較大
預計下半年,受歐美等國家制造業持續復蘇影響,我國原材料產品出口有望繼續擴大。特別是受益于“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沿線國家將開展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為我國原材料產品拓寬國外需求提供了良好的機會。以鋼鐵產品為例,據統計,“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中,鋼材凈進口國占70%,這些國家將成為我國鋼材出口的重要目標國。盡管如此,我國貿易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短期內不會減弱,外部環境趨緊和國際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相互疊加,我國原材料產品遭遇國際貿易救濟調查案件的數量將不會減少,出口壓力依然較大。
產品價格出現分化
受經濟出現企穩跡象、下游需求有所增加影響,預計下半年部分原材料產品會延續上漲勢頭,如銅、鋁、鉛、鋅等有色金屬價格受消費旺季到來影響存在一定上漲空間,銅價繼續企穩回升,鋁價受用電價格下調影響維持低位震蕩,鉛鋅價格走勢進一步增強。與此同時,部分產品受產能過剩、供大于求矛盾影響,價格難以大幅回升。以鋼材價格為例,前5個月,全國粗鋼產量3.4億噸,同比下降1.6%;粗鋼表觀消費量3.01億噸,同比下降5.1%,明顯供大于求。預計下半年鋼鐵生產仍將維持高位,供大于求局面還將存在,鋼材價格難有較大幅度反彈。化工產品價格受原油價格下跌影響會有所下降,建材產品價格走勢主要取決于房地產投資和銷售的發展態勢。
部分行業繼續微利運行
預計下半年,鐵礦石、煤炭價格有望繼續上漲,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繼續增加,原材料行業的生產成本有望增加。此外,部分企業面臨的資金緊張、融資難等問題短期內難以得到有效解決,原材料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將增加。另一方面,部分產品價格受產能過剩、供大于求矛盾影響,繼續震蕩下行,原材料企業經濟效益難有較大改觀。以鋼鐵行業為例,3月底鋼材價格指數較年初下降9%,鋼材制造成本下降8%,鋼價降幅明顯高于成本降幅,4、5月份鋼價進一步下降,鐵礦石、煤炭價格有所上漲,鋼鐵企業的盈利空間進一步縮小,這種態勢將會持續到下半年。
D 政策建議
擴大市場需求 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
一是繼續落實政府加大基建投資、降息、減稅等一系列穩增長政策,通過擴大下游基建需求、給企業減負等方式,增加對國內原材料產品的需求,帶動原材料工業平穩增長;二是充分把握“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機遇,隨著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的釋放,對我國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產品的需求將大大增加,這些地區將成為我國原材料產品消費的新增長點;三是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建設,發揮四化建設對鋼材、建材等原材料消費需求的拉動作用;四是加強原材料企業與下游企業的合作,按需生產,不盲目擴產,緩解供過于求矛盾。
拓寬融資渠道
一是鼓勵原材料企業加強資金管理,對鐵礦石、煤炭等原燃料價格變化做出合理預測,提前做好應對準備,加強存貨管理,縮短庫存周期,降低企業資金占用成本;二是拓寬融資渠道,優化融資結構,減少對銀行借貸的依賴,適當引入戰略投資者,降低企業負債水平;三是加強物流管理,運用科學方法對物流活動進行合理規劃和協調,提高物流效率,提高產品周轉速度,降低企業倉儲和運輸費用。
加快研發創新
一是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大力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重點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高新技術產品,提升產品差異化、特色化競爭力;二是盯住下游市場需求,圍繞國家重大項目建設,加快關鍵戰略性材料的研發和生產,如高性能碳纖維、高純度多晶硅、高性能生物材料等,降低進口依存度,保障我國材料的供給能力;三是積極進行技術改造,提高工業裝備水平和生產工藝技術,推廣節能環保技術,提高原材料產品的質量和穩定性,提升同類產品的競爭力。
加大對外合作
一是積極建立出口協調機制,確保國際市場有序競爭和有效掌控,發生貿易爭端后可借助高層外交、談判和對話等方式,消除誤解和分歧,盡量通過協商解決;二是發揮行業協會的溝通作用,建立反傾銷預警系統,積極組織企業協作,協助企業對外應訴,合理妥善解決貿易爭端;三是出口企業加強對世貿規則的學習和研究,熟悉國際環境和市場變化,遵循貿易規則進行對外貿易出口,規范企業生產和營銷行為,最大限度地規避貿易爭端。 (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