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噸鎢砂的價格是10萬元,加工成硬質合金后每噸價格高達200萬元,增值20倍!山區小縣靖安,因為有了將鎢加工成“工業牙齒”的江西天合新材料公司,一舉成為我省唯一的硬質合金工具產業基地。
“打包”招商引來“天作之合”
都知道靖安縣是一顆生態明珠,殊不知它清麗山水之間,還蘊藏著豐富的鎢資源。
鎢,重要的戰略資源,擁有極大的市場潛力。但靖安縣的鎢資源開發,曾經是粗放的。個體租賃,層層轉包,每生產1噸鎢砂要消耗2噸鎢資源,而與鎢相伴生的鉬、錫資源因為無法回收,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還讓“生態明珠”蒙塵。
必須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而且整合后的資源要尋找深加工項目,真正實現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
整合之后,靖安將全縣的鎢礦資源“打包”招商,招商的前提條件就是要實現鎢資源深加工。
靖安縣將目光投向江西鎢業集團,不僅因為它是知名大型國企,在鎢礦資源開發上擁有獨特的優勢,還因為江鎢也一直想進軍硬質合金這個高新領域。而與此同時,浙江天石粉末冶金公司也對靖安縣的鎢礦資源表現出濃厚興趣。這家全國硬質合金行業民營企業的領頭羊,擁有技術、市場營銷和資金優勢。最終,兩家企業“兩好合一好”,攜手成立了江西天合新材料有限公司,落戶靖安縣工業園區。
2007年1月,天合公司動工興建,一期工程占地面積350畝,固定資產投資1.1億元,主要產品為硬質合金型材和刀片兩大類。目前,該公司已形成每年1000噸的生產能力。
用“工業牙齒”“咬”開市場
硬質合金被稱為“工業牙齒”,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汽車制造、軍工、機械、模具、電子信息、礦山、油田等各個領域,可用于制作各類金屬和非金屬的車、銑、鏜、鉆、刨等切削加工刀具,市場前景極其廣闊。同時,它又屬于技術成熟、能耗低、無污染、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高新技術產業。正因為如此,天合公司從項目規劃開始,就瞄準國際先進技術的最前沿,定位于生產高、精、尖產品,實現專業化、規模化生產。
天合公司成套引進日本全自動擠壓技術和設備、美國攪拌球磨技術、德國壓力燒結技術以及居國內先進水平的全自動大型噴霧干燥制粒工藝。先進的技術裝備,加上優秀的技術人才,使得天合公司生產的“工業牙齒”迅速“咬”開市場,生產的硬質合金型材和刀具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更重要的是,天合公司還“咬”住了一批下游企業。
天合公司成立后,已有3家硬質合金加工企業與靖安正式簽約,8個項目簽訂了意向性合同。來自瑞典的客商詳細考察天合公司之后,有意到靖安投資硬質材料項目,旨在通過天合公司高性能的硬質合金,生產下游尖端產品。
硬質合金,聽起來專業而刻板。可記者在天合公司見到的一些產品,光潔晶亮,似乎在無言中為靖安這顆生態明珠,添上了一抹與以往完全不同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