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由俄羅斯院士維克多·契霍特金院士領銜的創新團隊,憑借“高效高強耐磨鉆桿鉆具的研發與產業化”這一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成功入選省&ldq...
近日,由俄羅斯院士維克多·契霍特金院士領銜的創新團隊,憑借“高效高強耐磨鉆桿鉆具的研發與產業化”這一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成功入選省“雙創計劃”團隊項目,實現了惠山在該團隊項目上零的突破。引進“洋智囊”,激活“一池春水”。自去年8月無錫鉆探工具廠攜手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國家礦產資源科學院“雙料”院士契霍特金共建城區首個外籍院士工作室以來,雙方合作迅速進入佳境。“目前,院士工作室已為企業帶來了5項專利,針對國際市場開發的新產品陸續投產,讓我們進軍全球高端市場有了底氣。”鉆探工具廠總經理高申友表示。
契霍特金院士是國際地質鉆探領域“大師級”人物。為了讓這位頂尖專家有用武之地,廠里投入上百萬元添置了光譜儀、沖擊試驗機等先進研發設備,提供50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及研發場地,配備3名碩士任助手。同時,廠里還聘其任技術總監,執掌企業研發大權。“在3年合作期內,契霍特金院士每年駐廠時間將不少于3個月,研發成果知識產權全部歸企業所有。”高申友介紹說。
由契霍特金院士“掛帥”的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主攻頁巖氣鉆采設備、鉆采技術的研發,預計明年完成,市場年需求達百億元。除了技術輸入外,契霍特金院士豐富的生產、市場經驗,常常為企業“點石成金”。以往生產鉆頭時使用的都是進口金剛石原料,經過對材料特性與產品契合度精準分析,他向企業推薦使用國產金剛石材料,不僅成本降低三分之一,鉆井深度也一下子從原來的30多米提高到100多米。
上月,師從契霍特金的副總工程師彭莉第一次領教到了大師的“壞脾氣”。由于沒有按時通過郵件向他遞交實驗報告,身在外地的契霍特金在電話里大發雷霆。“嚴謹、認真是院士最大的特點。”在彭莉看來,契霍特金的到來也給企業科研吹來了清新之風。在科研中,他不但給科技人員傳授方法,還要求對每個數據、每個環節都要做好測試,發現問題追根溯源。“未來我們將以院士工作站為核心,在惠山建立一個國內最大的地質鉆頭研發中心。”高申友透漏,目前,一個總投資近8000萬元的研發大樓及新廠房已在建設,將作為工作室研發試制和成果產業化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