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大衛?利普頓29日在京表示,如果將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包括在內,“增擴”概念下的廣義政府債務估計已增加到GDP的近50%,相應的“增擴”財政赤字在2012年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大衛•利普頓29日在京表示,如果將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包括在內,“增擴”概念下的廣義政府債務估計已增加到G D P的近50%,相應的“增擴”財政 赤 字 在2 0 1 2年 約 為G D P的10%。利普頓是在IM F代表團結束與中國的第四條款年度政策磋商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做出上述表示的。利普頓說,盡管這一赤字部分是由土地出讓來融資的,并且增擴概念下的債務仍處在完全可控的水平上,但在中期內必須逐步降低赤字,以確保債務狀況穩健和可持續。“這一方面的重要工作包括:繼續實施稅收改革、對地方政府財政進行全面的重新調整、根據支出需要重新配置資源以及改革地方政府投資和借款的相關制度。”
IMF代表團于5月15日至29日訪問了北京、上海、貴陽和安順,開展了2013年的中國經濟第四條款年度政策磋商。根據評估,IM F預計 今 年 中 國 經 濟 增 長 率 將 達 到7 .75%左右,且隨著近期信貸擴張產生效果,全球經濟增長預計將有所加快,經濟增速會小幅回升。這一預估增長率相較于2012年8%的預測有所調低,利普頓對此指出,調低的主要原因是考慮到全球經濟增長對于中國出口所產生的影響。中國出口最近有所減速,這也是受全球經濟的拖累,中國需要從這種出口驅動型增長向國內需求驅動型增長進行轉變。
利普頓指出,中國經濟面臨重大挑戰。具體而言,社會融資總額(信貸的廣義衡量指標)的快速增長令人擔心投資質量問題以及其對清償能力的影響,在這些信貸流動中,有越來越大比例是通過金融體系中未受到有效監管的部分進行的。經濟增長已變得過于依賴投資的持續擴張,其中主要是房地產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投資。房地產部門和政府的財務狀況由此受到影響。嚴峻的收入不平等和環境問題進一步說明,需要改變當前的經濟增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