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歐盟已經對俄羅斯實施了多輪制裁。
最近,5個歐盟成員國聯合提議,禁止進口俄羅斯鉆石。
俄羅斯鉆石被封殺,比利時為什么急了?
中國河南又能獲得什么好處?
俄羅斯鉆石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俄羅斯的鉆石原石產量占全球的30%左右,是世界上最大的鉆石生產國。
2021年,鉆石出口給俄羅斯帶來45億美元收入,是俄羅斯十大非能源出口產品之一。
阿爾羅薩公司是俄羅斯最大的鉆石開采加工企業,產量占俄羅斯的90%。
阿爾羅薩旗下的鉆石礦
該公司2021年的財報披露,全年銷售額為41.6億美元,凈利潤達到9.43億美元。
從股權結構上看,俄羅斯聯邦政府、鉆礦地方政府持有阿爾羅薩公司大量的股份。
更值得一提的是,阿爾羅薩公司CEO謝爾蓋·伊萬諾夫與俄羅斯聯邦政府關系叢密,自己還兼任俄天然氣工業銀行董事,其父親老伊萬諾夫更是普京的“鐵桿”,曾擔任俄國防部長、副總理等要職。
這么看,阿爾羅薩公司稱得上是俄羅斯的“國企”。
阿爾羅薩公司賺錢,就等于俄羅斯政府賺錢。
因此,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政府立即對阿爾羅薩公司實施了經濟制裁。
美國的制裁文件
不過,這次美國制裁,手下留了情:只是禁止直接進口俄羅斯鉆石原石。
實際上,阿爾羅薩公司出口的基本都是未經加工的毛坯鉆石,大多數都被運往印度進行切割和拋光。
于是,印度成了“二道販子”。
阿爾羅薩公司的毛坯鉆石借道印度,加工成成品后,繼續向歐洲、中東等市場出口。
經過短暫的影響后,在8月下旬,阿爾羅薩基本上恢復了元氣,每月的鉆石銷售額超過2.5億美元。
美國前期的制裁,有效,但不致命。
比利時急了
現在,波蘭、愛爾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聯合提議,徹底禁止進口來自俄羅斯的鉆石。
這是要對俄羅斯鉆石下死手。
俄羅斯沒表態,比利時先急了。
這是因為,比利時是歐洲鉆石的交易樞紐。
安特衛普是比利時的第二大城市、歐洲第二大港、世界第四大港,也是世界最大的鉆石加工和貿易中心。
從13世紀開始,憑借著優良的加工技術與完善的管理制度,安特衛普成為了全世界的鉆石交易中心。
安特衛普鉆石街
即便是受到競爭對手的沖擊,全世界依然有超過70%的鉆石在這里交易。
長期以來,俄羅斯鉆石的首選目的地,正是比利時安特衛普。
如果歐盟全面封殺俄羅斯鉆石,那么,比利時安特衛普的鉆石生意必然受到影響。
比利時鉆石界最高協調機構和正式代表——安特衛普世界鉆石中心宣稱,對俄鉆石的禁令將奪走其30%的業務。
比利時首相亞歷山大·德克羅在一場國際鉆石會議上說得更直接,封殺俄羅斯鉆石,會影響比利時5%的出口和30000個就業崗位。
為了避免損失,比利時一直在游說歐盟將俄羅斯鉆石排除在制裁名單外。
服從大局
那么問題來了,封殺俄羅斯鉆石的禁令,能通過嗎?
截至目前,歐盟已經對俄羅斯實施了七輪制裁措施。
然而,自今年2月爆發以來,俄烏沖突暫時看不到終點,俄羅斯也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歐盟已然是“騎虎難下”,第八輪制裁勢在必行。
此時再看,禁石油、天然氣的“王炸”已經用掉,歐盟手中剩下的“牌”已經不多了。
一年出口45億美元的鉆石產業,算是一個不錯的籌碼。
比利時的擔憂有道理,卻沒有十足的說服力。
道理也很簡單。
鉆石不是生活必需品,歐盟老百姓沒有了鉆石照樣生活。
更何況,為了制裁俄羅斯,歐盟連石油、天然氣這樣的能源都禁止了,鉆石又算個啥?
在各方的壓力下,比利時只好“服從大局”。
路透社援引歐盟官員及參與對俄制裁外交官的話說,預計比利時會放棄其否決權。
“Politico”歐洲版報道:在對俄制裁談判中,比利時的鉆石失去了光澤
即便是比利時同意,這一禁令未必就一定能實行。
這是因為,歐盟要實施新一輪制裁計劃,必須要獲得所有成員國的同意才行。
目前來看,一些成員國不愿對俄追加制裁。
比如,歐盟火車頭德國就一直反對對俄實行更嚴厲的經濟制裁。
匈牙利的態度與德國一致,并要求歐盟取消所有制裁。
歐盟確實不是鐵板一塊。
河南的機會來了
這里我們開個腦洞,如果歐盟封殺俄羅斯鉆石,比利時、俄羅斯必然受損,誰將受益?
答案是,中國河南。
先說一下行業背景。
近幾年,天然鉆石供給比較緊張。數據顯示,自2018年起全球天然鉆石毛坯產量逐年下滑。
未來10年,預計產量復合下滑1%-2%。
一方面,天然鉆石儲量本來就有限。
目前已探明且具有開采價值的鉆石儲備約25億克拉。
按照每年開采1億克拉的節奏計算,開采個25年就枯竭了。
另一方面,鉆石礦主要集中在幾個頭部企業手里,寡頭們為了維持高價,也在有意控制產量,人為制造稀缺。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鉆石一旦被封殺,將導致全球鉆石供應量減少30%。
據世界鉆石重要生產國博茨瓦納的礦產和能源部部長分析,這30%的差距很有可能被非自然資源(培育鉆石)所填補。
什么是培育鉆石?
在《實驗室“種”出鉆石:6萬塊的“智商稅”,你還要交嗎?》一文中,正解局曾做過科普。(點擊標題即可閱讀)
培育鉆石又稱合成鉆石,本質是人造金剛石,指在實驗室或工廠里通過一定的技術與工藝流程制造出來的,與天然鉆石的外觀、化學成分和晶體結構完全相同的晶體。
培育鉆石工廠
培育鉆石與天然鉆石在化學成分、硬度、折射率和色散方面沒有任何區別,價格卻要便宜三分之二。
憑借著極高的性價比,培育鉆石已經成為天然鉆石的最佳替代品。
這當然給培育鉆石的“世界工廠”河南帶來了機會。
1963年,中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就是在鄭州三磨所問世。
兩年后,中國第一臺“鉸鏈式六面頂壓機”在鄭州研發成功。
可以說,在中國,河南一直引領著培育鉆石產業的發展。
目前,河南已經形成了一個集人造金剛石產品研發、大規模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金剛石產業集群。
培育鉆石相關企業的地域分布 數據來源:企查查
行業數據顯示,全球一半的培育鉆石產能在中國,中國80%的產能在河南。
河南商丘柘城縣,這個不起眼的小縣城,更是被稱為“中國鉆石之都”。
這里年產金剛石微粉60億克拉,金剛石單晶15億克拉,培育鉆石400萬克拉。
據貝恩咨詢《2020年全球鉆石行業報告》,2016年,培育鉆石成品的零售價格約為天然鉆石成品的80%,目前,培育鉆石成品的零售價格已下降至約為天然鉆石成品的30%。
培育鉆石的成本大頭主要在機器成本上,隨著機器設備技術的突破改進,培育鉆石的生產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
河南培育鉆石,質優價廉,你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