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房地產調控影響,陶瓷行業迎來了寒冬,從華夏陶瓷城到陶瓷展覽中心,都有不少商家歇業,作為龍頭企業的斯米克陶瓷還關閉了部分生產線。有商家直言“已經放棄國內市場”,也有商家無奈表示“今年只要活過去就好”。雖然陶瓷行業已經形成了“旺市拼銷售、淡市拼內功”的共識,無奈寒冬實在太長,而這輪洗牌是否會洗出陶瓷行業的寡頭時代,也成為了業內熱議的話題。
陶瓷行業過冬困難
日前,陶瓷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斯米克陶瓷決定關閉部分生產線,還在6月份后兩次裁員。作為龍頭企業之一的斯米克都如此蕭條,別的中小型陶企生存情況又如何呢? 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主任藍衛兵表示,現在陶瓷行業的情況比2008年還要困難,至今還未從低迷中走出,甚至連上升的趨勢都還未顯現,“現在去到企業看,很多中小企業都非常困難。”
對于很多陶瓷業內人士來說,此次房地產調控帶給陶瓷行業的巨大影響,也是他們始料未及的,商家采取各種應對措施,也難改陶瓷行業蕭條的現狀。有業內人士還表示,三四線城市這塊蛋糕看起來很大,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也難以支撐數量龐大的陶瓷廠商,陶瓷企業過冬困難。
或復制家電行業之路
寒冬太長,陶瓷行業也被迫洗牌。據了解,不僅是在佛山,全國很多中小型陶企都關停了生產線,甚至有些龍頭企業也無法幸免。在這場洗牌中,陶瓷行業未來將如何發展?佛山某陶企市場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陶企可能會復制家電行業的發展之路,“在這場寒冬中,強的會更強,弱的要么倒閉,要么被收購,最后會出現寡頭時代。”該負責人認為,在寒冬中,陶企拼的就是品牌和管理,如何修煉好內功才能在寒冬后活得更好,“但是很多企業已經缺乏活下去的能力了。”該負責人還表示,現在家電行業比較集中的品牌就是那么幾個,以后陶瓷行業也會這樣,“預計未來三五年會出現這樣的局面,不過和家電行業會有所不同,陶瓷產品會出現更多個性化的產品。”
蒙娜麗莎董事張旗康則認為,目前陶瓷的品牌很弱,同質化競爭嚴重,陶瓷產業的集中度很低,“目前沒有哪個陶瓷企業能占據市場份額超過1%,而陶瓷品牌的發展更是非常緩慢。對于陶企來說,在終端沒有定價權就不算品牌,但是目前陶瓷的定價權不在我們手里,每個地方的經銷商都可以和廠家抗衡。”
陶瓷行業難出現寡頭?
新一輪洗牌會像家電行業那樣,讓陶瓷行業進入寡頭時代嗎?全友衛浴總經理施冰認為,在未來的發展當中,陶瓷衛浴行業的一個趨勢,將是行業集中度的提高,“就像家電行業一樣,現在行業里剩下的也就幾個品牌了,集中度高,這些品牌的實力也較強,帶動行業的發展。
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主任藍衛兵則認為,陶瓷行業和家電行業有根本性的區別,陶瓷行業不可能走上家電的發展之路,“陶瓷是非標產品,而家電則是標準化生產,從這一層面來看,兩者并不具備可比性。”藍衛兵進一步表示,既然陶瓷是非標產品,就很難成就一家獨大或者寡頭的存在,“即使是在陶瓷業發展了很多年的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國家,也沒有出現寡頭。”
和藍衛兵的觀點一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也表示,中國的國內市場廣闊,細分市場眾多,“陶瓷產品需求是巨大的,不可能僅由幾家、十幾家大企業來提供這些產品,所以即使陶瓷行業的集中度得到提高,也不可能出現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