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不僅重啟暫停近一個月的3年期央票,而且上周發行的各期限央票利率全線上漲,引起業內的高度關注。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義平和山東經濟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導報特約評論員張紅鳳在21日接受經濟導報采訪時均表示,央行對于加息將會更加謹慎,加息的可能性進一步降低。
“中央政府不論采取哪種措施,當前最重要的就是保證股市不崩潰。下一步采取何種政策,央行會更加謹慎。”張紅鳳告訴導報記者。而李義平則建議,當前應當寄希望于市場機制,通過市場調節解決問題。
央行如履薄冰
此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CPI指數同比增長6.5%,創下近37個月來新高,但因為歐美債務危機深化導致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國內市場亦未能幸免,多數市場人士認為當前央行貨幣政策或轉入觀察期。
“當前國內形勢非常復雜,股市一再下挫,是否繼續采取緊縮的貨幣政策,央行會更加謹慎。”張紅鳳分析,從國際環境方面看,美國匯率呈下跌的趨勢,美元走弱,人民幣升值。如果央行采取的貨幣政策導向性過于明顯,不但可能會對國內形勢產生利空,也可能影響國際資本的流入流出。
張紅鳳認為,公開市場操作對流動性的調控力度較強,但對股市的影響相對較小。“中國當前的股市和通脹并沒有同步。按照常理,通脹發生的時候,企業的利潤應當增加,股市應當產生利好。但是目前卻并非如此,相反,股市一片慘淡。形勢如此復雜,采取哪一種政策央行都會謹慎考慮。”她認為。
有分析稱,預計未來央行或將更多地利用公開市場操作進行調控。張紅鳳表示,在充分考慮對國際和國內的影響后,央行在貨幣政策工具方面可能會有新的選擇。
加息可能性進一步降低
在張紅鳳看來,當前形勢復雜,以至于有些現象看起來完全悖于常理。“如果按照當前通脹的比率,央行政策應該是加息,但是現實遠比想象的復雜。”她進一步分析認為,在通脹的情況下,股市形勢應該大好。如果股市形勢很好,央行完全可以利用加息的手段來進行貨幣調控。但是,在目前通脹的情況下股市卻又持續走弱,當前股市的形勢特別嚴峻,周邊國家的股市也在遭遇大幅下跌,如果央行仍不給股民支持,仍要進一步加息,股市就可能面臨崩潰險境。“在此情況下,加息動作會比以往幾次更加謹慎。”
“畢竟加息很敏感,每一輪加息對股市影響都很大,當前周邊國家的股市均在下跌,中國的股市低至2500點仍難以維持。中央政府不論采取哪種措施,當前最重要的就是保證股市不崩潰,采取何種貨幣政策會受此制約。”張紅鳳分析稱。
而李義平則認為,央行短期內謹慎加息是因為擔心經濟 “二次探底”。“中央政府本來是靠增加貨幣供應量上項目的,以此支撐經濟發展。但是現在因為加息等一系列貨幣調控政策收緊流動性,不少經濟實體受到影響,經濟增長速度呈下降趨勢。在倡導防止經濟‘硬著陸’的背景下,不會再把利率提上去,雖然‘硬著陸’不見得是壞事。”他說。
調控應打“組合拳”
央行近期多次提到要綜合利用利率、匯率、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等工具。“也不排除央行會采取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政策。當前物價上漲的壓力仍然很大,很大程度是緣于流通中的貨幣過多,流通性太強,通過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可降低流動性。但是目前結合使用,則力度過大。幾大工具某個階段只是相互替代,交叉使用,不能多管齊下。”張紅鳳解釋稱。
她認為,這一輪調控中要面臨很多棘手的問題。除了貨幣政策外,財政政策也應該發揮積極作用。同時,政府監管也應當參與到宏觀調控中,政府直接的行政手段將起到一定作用。應當結合使用多種調控手段。“如稅收、轉移支付等政策,都可參與進來。特別是對于我國所面臨的結構性矛盾,應當加大貧困補貼的力度,充分發揮轉移支付的作用,對落后地區給予財政政策上的大力支持。這都屬于宏觀調控的范疇。”
李義平建議,面對當前復雜的經濟形勢,應當寄希望于市場機制,通過市場調節解決問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的問題應當交由市場自身來解決。針對性的宏觀調控政策是短期的手段,只會‘按下葫蘆起來瓢’,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