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是機床的一個重要元素,它在機床的整體成本占用的比例很小,但對機床加工的影響而言,其影響比例與機床整體成本相比反差很大。就加工整體而言,機床制造商和刀具供給商都趨向于新型刀具設計,即更好地體現機床獨特性的優勢所在。
然而目前,我國刀具行業的產品結構嚴重失衡,也就是生產的刀具與需求不匹配,表現在:硬質合金刀具缺口大,高速鋼刀具生產過剩;高效刀具缺口大,低檔標準刀具生產過剩。
在國外,硬質合金刀具占主導地位,比重超過60%,高速鋼刀具以每年1%~2%縮減,PCD\\CBN超硬刀具占到5%。而在國內,硬質合金刀具生產比重不足25%,實際國內生產需求已達到50%。目前國內硬質合金年產1.6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40%左右,但是,硬質合金制品中附加值最高的切削刀片只有3000多噸,占20%。而日本的高附加值刀片比例高達72%。我國硬質合金刀具年銷售收入約5.6億美元,日本的年產量為我國的40%,但年銷售收入卻高達26.33億美元。
而應用在汽車制造行業的高檔標準刀具有:高速鋼鉆頭、硬質合金鉆頭、拉刀、硬質合金刀片、PCD\\CBN刀片、部分陶瓷刀片等。那么作為刀具廠商,要滿足轎車制造企業等高檔產品的需求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保持刀具技術的先進性。一般來說,一條新的發動機零件生產先規劃時都會采用當時先進的制造技術,比如使用超硬材料刀具,PCD刀具、 CBN刀具和先進的涂層刀具等,滿足高速切削、干式切削等;滿足零件的高效和高精度切削,如曲軸軸頸外銑和車拉技術,連桿和缸蓋零件的復合切削技術等。
二、保證刀具產品質量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刀具產品質量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是建立刀具品牌和用戶信任度的基本前提;轎車制造業本質上屬于大規模生產,刀具產品質量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是大規模生產的基本要求。
三、刀具產品要擁有較高的性價比。貨比三家,除了比質量還要比價格、服務。刀具產品較高的性價比是能夠爭取與主機廠配刀的有利保證;如何在競爭中,找到產品價格、性能與刀具廠商與制造企業雙贏的平衡點,是雙方都要研究的課題。
四、刀具廠商要具備及時供貨的能力。轎車制造業自身激烈的競爭環境迫使其要千方百計地降低成本,不斷降低各種庫存,減少資金占用是發展趨勢;制造企業刀具庫存量減少、周轉頻次增加,對刀具廠商的及時供貨提出了更高要求。
五、刀具廠商要具備較高地解決現場切削問題的能力。一條已經投產的生產線,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會出現各種規劃時沒有考慮到的切削問題,如毛材料的變化,設備技術改造等。刀具廠商如果能幫助制造企業解決碰到的切削難題,無疑會大大增加用戶對刀具品牌的信任度。如某生產曲軸止推檔的車削,加工鋼件曲軸時,刀具耐用度達到500根以上,加工球墨鑄鐵時達到相同的表面質量要求,刀具耐用度不到100根。
六、刀具廠商要主動適應轎車制造企業的發展需要。機床原始配刀要參與前期生產線的規劃設計,爭取在規劃設計階段實現最優化。日常生產中要主動了解制造企業的發展需要,并幫助解決生產實際問題;要主動介紹刀具領域內的先進產品,并提供相應培訓;不斷提高刀具廠商自身的技術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以滿足制造企業的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