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午,我市49個工業項目集中竣工投產,達產后可每年新增產值超過80億元,實現利稅8.3億元,標志著我市五年“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首戰告捷。市領導張雨浦、徐祝新、梁成軍、謝寶祿、杜榮家、徐穎,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朱德臣,鶴礦集團副總經理周長祥為項目竣工投產剪彩。
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把產業項目建設擺在全市經濟工作的首要位置,堅持“抓發展必須抓經濟,抓經濟必須抓產業,抓產業必須抓項目抓園區”的指導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八大經濟區”及“十大產業”的戰略部署,搶抓全省“工業項目建設三年攻堅戰”機遇,結合鶴崗實際,啟動實施了五年“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確定了現代煤化工產業、石墨深加工產業、綠色食品產業、生物醫藥產業、機械制造加工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林木加工產業、生態旅游產業、文化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十大產業”。將調整城市發展規劃與產業發展規劃密切結合起來,確定了重點建設“兩城一帶十大園區”的發展思路:以“鶴崗煤化工園區”為重點,以率先建成東部煤化工基地為目標,大力推進“鶴南工業新城”建設;以“鶴崗石墨產業園”建設為重點,以發展石墨新材料產業為目標,大力推進“中國石墨城”建設;以“鶴崗接替產業集聚區”為重點,以發展非煤替代產業為目標,大力推進“東寶鶴蘿產業帶”建設。今年,全市共實施千萬元以上工業重點產業項目85項,涵蓋了石墨、食品、建材、裝備、機械等多個產業。為推進落實,我市從年初開始,開展了“春季比開工、夏季比進度、秋季比成果、冬季比備戰”的“四比”競賽活動,并先后于4月和7月組織了兩次集中開工剪彩活動,分兩批集中開工了總投資83.4億元的44個重點項目。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大落實力度,在全市開展了項目建設檢查評比活動,采取“四大班子”打分的方式,對縣(區)項目工作進行排名通報。各縣(區)也分別結合各自實際,積極采取扎實有效的推進措施,強力推進項目建設進程,確保了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
一年之內,49個項目實現竣工投產,這在我市工業發展史上尚屬首次。這些項目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度強、拉動作用明顯,對擴張經濟總量、提升產業結構、增加財政收入、吸納城鄉就業、加速城市轉型意義重大。49個產業項目中,以億達工貿設備制造數控中心加工基地項目等為代表的機械加工項目有11個,這些項目的投產,將結束我市大部分礦山設備和配件從外地購買的歷史;以成金新型節能建筑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8億塊煤矸石頁巖燒結制品生產線項目、安通實業有限公司PE管擴建項目等為代表的15個新型建材項目和以嘉晨洗煤有限公司210萬噸擴產改造、海崗精煤有限公司三期擴建項目等為代表的11個煤炭精深加工項目的投產,將為我市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供有力支撐;以賽歐新材料有限公司球形石墨項目、蘿北南海石墨有限公司石墨深加工項目為代表的石墨精深加工項目將成為我市打造中國石墨之都的“新引擎”;以石油液化氣公司石油氣儲配檢測站項目、沐陽光照有限公司高精度自動跟蹤式太陽能集熱單元項目、中稻糧油有限公司稻米深加工項目等為代表的10個民生和節能環保等項目的投產,將為我市實現跨躍發展提供新的重要支撐。
副市長徐穎在致辭中說,49個工業項目集中竣工投產,是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七個城市定位”、“五大戰略”、“堅定不移抓產業、抓項目、抓園區”的重要成果,也是全市工業戰線深入開展“四比競賽”,實施新一輪“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的重要成果,更是全市干部職工真抓實干、攻堅克難、強力推進的重要成果。希望全市上下以此為契機,繼續發揚攻堅克難、真抓真干的項目建設精神,進一步艱苦創業、進一步開拓創新、進一步知責有為、進一步“爭先創優”,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確保項目早日竣工投產、達產達效,為全市新一輪“項目產業建設年”和“712”跨躍發展再立新功,再作新貢獻。
剪彩儀式結束后,張雨浦、徐祝新等參觀了億達工貿有限公司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