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行業內規模最大的兩家企業之一,產品包括了金剛石、復合片、預合金粉到工具制品,構成了從上游到下游完整的產業鏈。公司的技術儲備非常全面,具有在產業鏈各個環節深入發展的技術潛力。這有助于擴大對企業未來成長空間的預期,提升公司的估值。
金剛石產品主要看行業的超預期提價因素:由于國際金融危機的洗牌和設備大型化的趨勢,目前金剛石行業已經實現寡頭壟斷,我們預計2011年前三強將占全國產量的65%以上。與此同時金剛石作為最新一代超硬材料,對傳統SiC和硬質合金的替代越來越廣,需求存在約30%的復合增長。繼2010年下半年提價后,全行業有望在2011年繼續提價。
因為公司目前的產能規模已經占到全行業的20~30%。我們預計在產量上很難有超越行業增速的發展。否則有可能在金剛石景氣度波動時,承擔過大的經營風險。我們對公司的金剛石產量做低于行業增速的假設。
對預合金粉項目做樂觀估計:公司非公開增發的資金投向預合金粉和復合片兩個項目。其中預合金粉在此前兩年就已經有2000~5000萬元的銷售規模,發展這個產品是有基礎的。同時這個產品的下游客戶與金剛石產品基本重合,銷售渠道也有優勢。所以我們對其做2012年達產80%,2013年達產100%的“樂觀”假設。
復合片未來預期上調的空間較大:復合片在檔次上由低到高分別為礦山片、石油片和刀片。目前公司由最低端的礦山片切入。我們認為公司在低端市場上放量的難度不大,同樣做2012年達產80%的“樂觀”假設。預計公司未來向高端產品發展是一個確定的方向。但暫時難以定量估計,未計入盈利預測的假設,未來其中可能出現超預期的因素。
盈利預期與估值:預計2011~2012年EPS為0.44和0.80元(圖表1~2)。對應5月26日16.84元的收盤價,PE分別為38.3和21.1倍。相對中小板、創業板2012年平均22.9和20.4倍PE,估值基本合理,首次給予“推薦”評級。盈利預測中包含了金剛石提價,以及復合片、預合金粉2012年達產80%的“樂觀”預期;沒有包含復合片產品升級以及開發金剛石制品等產品的預期。未來可能在產品開發上出現超預期因素,而在金剛石提價、新項目達產進度上出現低于預期的可能。
風險提示:金剛石產品的提價可能因小企業加大產量,而無法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