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煤價走高的主要原因是需求持續旺盛、進口大幅下降、供應緊縮,以及鐵路運輸受限等因素。煤價的高漲加大了下游的電力、鋼鐵等行業的成本壓力。
由于目前還處于電煤需求的淡季,專家預計在下一階段需求高峰來臨時,煤價有望繼續上漲。
解決這一難題,需要多管齊下,采取諸如適當約束需求、優化鐵路運輸、保障資源供應、鼓勵加大進口、建立順暢的流通、交易體系和若干儲備庫等措施來積極予以應對。
多重因素助推國內煤價淡季走高
據悉,今年“五一”期間秦皇島市場動力煤價格創下了近兩年半來的新高,達到了805元―815元/噸的價格水平,打破了2009年、2010年保持的800元―810元/噸的高位價格記錄。
據業內專家分析,國內煤價走高的主要原因是需求持續旺盛、進口大幅下降、供應緊縮,以及鐵路運輸受限等。
煤價的高漲加大了下游的電力、鋼鐵等行業的成本壓力。
有專家預計由于目前還處于電煤需求的淡季,下一階段需求高峰來臨時,煤價有望繼續上漲。
電力需求量大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副秘書長梁敦仕告訴記者,從供需層面上看,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速度較快,對能源的需求也比較旺盛,所以對火電需求的增幅也比較大。
梁敦仕說:“今年,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省份普遍水電站出力不足,主要是因為水量較往年偏少、偏枯。往年這個時段已經到達汛期,而火電則是調峰用的,在水電能滿發時,火電可以停了。但今年由于來水不好,火電要滿發,甚至還要較往年出力大。”
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份歷年來是煤炭運輸比較困難的地區,主要靠鐵路運輸。由于這兩年沒有增加鐵路運力,所以新增的消費需求靠鐵路運輸沒法保證。
梁敦仕指出,我國的一些煤炭產地,像陜西、河南等省份,當地的煤炭需求增長也較大,因此有些地方政府要求煤炭供應優先滿足當地的需求,因此今年調出的煤炭相對來說不足了。
國內外價格倒掛
據悉,自去年底以來,國內煤價就在緩慢上升中,進入今年4月份以來,煤價呈現加速上漲態勢。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國的用電量持續上升,高耗能行業增速有所加劇,能源需求旺盛拉升了煤炭價格上漲的空間。
周修杰告訴記者,按照目前的國際形勢分析,出現煤價上漲是正常現象,但近期是國內電力消費淡季,出現煤價高漲與往年情況有些不符。“一般而言,往年在用電高峰以及設備檢修期會有一輪煤價上漲,然后在冬季傳統的煤炭銷售旺季會有一輪價格上漲。當然每年的市場情況不盡相同,煤價也受很多外圍因素的影響。”周修杰說。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煤炭行業分析師李廷指出:“正常情況下,進入3月中下旬之后,一方面冬季取暖用電、用煤高峰漸漸過去,另一方面水電出力會逐步回升。此時,火電發電量和發電耗煤量往往會出現小幅回落,動力煤價格面臨一定的回調壓力。”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童莉霞副研究員認為,今年以來,國際煤炭價格繼續震蕩上揚,主要受到美元貶值,通脹預期及大宗商品(特別是原油)價格整體上揚的帶動。年初時澳大利亞遭受了洪災,近期印度尼西亞受到降雨影響,致使這兩大煤炭出口國的產量和出口量有較大幅度的下降,造成了全球煤炭供應趨緊,價格處于高位震蕩。
我國的煤炭進口是現貨采購,煤炭價格基本上和國際接軌,當國際煤價上漲時,國內供應商也會隨之提價。
受國際因素的影響,現在國際煤價偏高,因此我國進口量下滑較大,對國內煤炭市場的需求增加。
由于國際煤價持續處于高位,國內國外煤價嚴重倒掛,進口大幅下滑,國內市場補力不足,導致有效供給缺口逐漸拉大。
據海關統計數據,今年一季度,我國煤炭進口量累計3237萬噸,同比減少26.4%;煤炭出口量達578萬噸,同比增加1.3%,與去年第四季度相比,增加184萬噸,增長46.7%,出口呈現明顯回升態勢。一季度我國煤炭凈進口量達2659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212萬噸,降幅為31.3%。
李廷說:“煤炭進口大幅減少,出口明顯回升,之前曾使用進口煤的用煤企業必然會將采購目標再度轉向國內,從而使國內煤炭市場需求增加,推動了價格上漲。”
此外,我國煤炭運輸大動脈大秦鐵路(601006,股吧)在前段時間啟動淡季檢修,港口煤炭調入受到了較大影響,煤炭庫存持續下滑,市場心理逐漸發生微妙變化。現在大秦鐵路已檢修完畢,后期港口的庫存逐漸恢復。
再加上各省市煤炭資源整合正在進行中,規模性降低了市場供應。
童莉霞告訴記者:“還有一個因素是國內產業格局的變化。目前,我國雖然擁有足夠的煤炭生產能力,但生產和資源分布并不均衡。現在東部的煤炭生產省份產量呈遞減趨勢,以后增產主要靠西部地區,像新疆、內蒙、寧夏等生產潛力較大的地區,這就導致了煤炭運輸成本的增加。此外,包括國內的人工等各方面成本普遍在上升,也推動了國內煤價上漲。”
煤價將逐步趨穩
目前,動力煤價格持續處于高位,嚴重影響了火電企業的積極性,導致開工率不足,供電不足又影響到了工業行業的運行。
銀河期貨分析師麻程告訴記者:“由于煤價在漲,但電價不漲,火電企業會虧損,發電積極性不高,從而又導致了火電企業投資擴張而發電設備的裝機容量的動力不足。鋼鐵、水泥等行業的用電量在大幅增長,但用電機組卻沒有擴大的動力,就會在供電上出現瓶頸。”
能源專家李朝林指出,煤炭作為基礎能源漲價了,有的電廠可能由于成本過高而停機,某些地方出現了電力供應緊張,造成“電荒”,影響工廠生產、居民生活,不利于國民經濟的高效和諧發展。
據周修杰預測,由于我國能源需求旺盛,但是煤炭產量增速放緩,有效供給偏緊,并且在能源結構的調整以及節能減排的推動下,煤炭行業面臨的長期壓力非常明顯,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煤炭價格仍具有上漲的空間。
李廷指出,綜合來看,未來一段時間國際煤價可能會向上突破,國內煤價在5月份繼續上漲后將逐步趨穩。預計未來國際油價可能仍將繼續震蕩上行,美元指數繼續震蕩走弱的概率仍然較大。當前支撐國際煤價的利多因素未來很長時間內將繼續存在。
多管齊下應對電煤供應緊張難題
專家分析,要解決電煤供應緊張這一難題,需要多管齊下,采取諸如適當約束需求、優化鐵路運輸、保障資源供應、鼓勵加大進口、建立順暢的流通、交易體系和若干儲備庫等措施來積極予以應對。
梁敦仕建議,應采取一攬子措施來應對電煤供應緊張問題,在需求方面要加以一定的約束,進一步優化鐵路運輸,對煤炭資源供應方面提出相應要求,例如不能限制煤炭出省,鼓勵加大國外煤炭的進口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錢平凡認為,應該盡快在我國建立完善的煤炭交易體系、順暢的流通體系和若干儲備庫來解決我國煤炭在供應、流通、交易等環節中存在的問題。
錢平凡認為,建立完善的煤炭交易體系非常重要。目前我國煤炭交易市場還是一個分散性的市場,信息比較分散、混亂,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對于供應和需求都不清楚。建立一個集中性的市場,使各種信息匯總到一處,這樣就能全面掌握、了解各個環節和情況。“由于現在沒有完善的交易體系,導致供需的變化沒辦法很快地反映出來,所以應該建立一張交易體系網煤炭交易中心,來提前預告煤炭市場的變化,快速反應。尤其是通過中遠期現貨市場,提前反映市場需求。就像管理交通的監控系統一樣,如果出現了擁堵就可以及時疏導。”錢平凡說。
業內有關單位計劃在內蒙古、陜西、秦皇島等地建立煤炭交易中心,當這些交易中心發揮作用的時候,監控就好辦了。
此外,錢平凡認為,建立順暢的流通體系也很關鍵。我國煤炭的流通環節不是很通暢,容易造成價格波動、供求矛盾。若出現局部波動,對整體的影響就比較大。
錢平凡指出:“在我國,"西煤東運"、"北煤南運"運輸距離很長,流通環節不是很通暢。一般情況下,4月份是用煤淡季,供需方面都比較正常,沒出現什么矛盾。今年可能是因為需求量被放大了,供給量跟不上,加上運輸距離太長,流通體系出現了問題。”
由于我國運輸距離長,形成煤炭供應鏈中的“牛鞭效應”,問題被傳導到后面的環節,在終端用戶那里,就會被放大到很大,易引起恐慌,從而加劇矛盾。“有些不缺煤的地方也感到恐慌,開始囤煤了,導致市場發生變化。所以應該加強供應鏈管理,使流通環節更加暢通,降低流通環節的費用。”錢平凡說。
錢平凡還建議:“應該在我國若干地方建設一些煤炭儲備庫,例如在消費端、港口等地點,一旦出現問題,就可以局部問題局部解決,不會對后面進行傳導。可以通過"放庫"或"收煤"等措施把市場價格的波動抑制住。”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煤炭行業分析師李廷認為,保障國內煤炭產量穩定增長是穩定煤炭市場的重中之重。為此,在繼續加強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同時,應努力使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礦井盡快投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