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8月31日美國對華鋁擠壓材“雙反”初裁后,佛山涉案鋁型材對美國出口就開始迅速萎縮,8月-10月份的鋁企出口量分別為3117噸、1203噸、1150噸,10月份較之8月份出口已銳減2/3。“這個數字還會逐月遞減,一直到零。”12月1日,興發鋁業出口部負責人丁丹表示,8-10月的出口僅是受到反補貼初裁的影響,如若再加上10月底的反傾銷初裁,兩者稅率合加,“出口就意味著虧損”。
10月28日,美國又作出反傾銷初裁,對所有涉案企業均被裁定59.31%反傾銷稅。而此前8月31日公布的本案反補貼初裁結果,僅認定兩家應訴企業反補貼關稅為6.18%和10.37%,其他企業均高達137.65%。
“這是一個很恐怖的數字。”12月1日,華昌鋁業出口部經理賀檢對此十分憂慮,依照目前形勢,中國鋁企若想出口美國,需要接受兩重稅率的疊加。除掉廣亞鋁業和新中亞鋁業外,所有中國鋁企都必須要接受196.96%的稅率;縱使待遇最好的廣亞鋁業,也需要接受至少65.49%的稅率,“如此高的稅率,誰還敢出口?”
“全軍覆沒”預言竟成真
美國對華鋁擠壓材“雙反”調查先后在8月31日和10月28日宣布初裁結果,在“雙反”調查初裁結果出爐后,業界預測佛鋁企美國市場可能全軍覆沒。
沒想到,60天后業界的預言竟最終成真。《佛山市進出口公平貿易簡報》數據顯示,僅反補貼初裁結果公布后,9月對美國出口涉案鋁擠壓材就從8月3117噸迅速減少為1203噸,下降幅度高達61.4%;10月,對美國出口再降至1150噸,下降4.4%。僅2個月時間,佛山對美出口涉案鋁擠壓材規模就銳減近2/3。
目前,11月出口數據還有待統計。但佛山外經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按照59.31%的反傾銷稅繳納保證金,預計佛山對美國出口的鋁擠壓材在高稅率的重壓下將繼續萎縮,被迫放棄美國市場。
初裁之后的美國市場變化,與一年多前的加拿大遭遇非常相似。2009年2月,加拿大“雙反”案裁定后,2009年1-9月佛山對加拿大累計出口鋁型材不足400噸,爆跌92.5%,僅相當于案件裁決前一個月的出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