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表統計數據,數據表明,2009年1-7月五金制造業運行平穩,出口繼續負增長。隨著國家擴大內需提振經濟措施的逐步落實,國內市場需求開始回暖,部分抵消了外需不足對企業的影響。同時09年上半年提出的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對國內五金產品需求起到了很大的拉動作用。
2009年1-7月,五金制造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2555.64億元,同比增長5.10%,增幅比1-6月提升了0.6個百分點;累計完成工業銷售產值2483.89億元,同比增長4.80%,增幅比1-6月提高了0.8個百分點;累計產銷率97.20%,比1-6月上升了0.2個百分點。 7月份,不銹鋼日用制品制造業完成產量16.04萬噸,比6月份增加了2.61萬噸。
多個數字都顯示,經濟呈現明顯加快的態勢,這可能說明投資效應壓倒了季節性因素,顯示出前期國家刺激方案收到了積極的效果。數據表明隨著中央一系列擴大內需、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五金等制造業經濟總體呈現穩步回升態勢。
雖然五金等制造業呈穩步回升的趨勢,但是,五金出口卻依然萎靡,出口也同比下降多個百分點。
國際市場需求疲軟,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均成為阻礙我國五金產品出口的重要因素。據統計資料顯示,2009年上半年,五金產品累計完成出口交貨值612.52億元,同比下降14.00%,降幅比1-6月擴大了0.2個百分點。1-7月,五金制造業出口額占銷售額的比重累計仍達25.00%。
首先,國際市場需求疲軟,影響我國五金產品出口。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際五金產品市場需求疲軟,我國五金產品出口訂單大幅下降。出口訂單的下滑,直接導致了我國五金產品出口值的下滑。
另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阻礙我國五金產品出口。由于五金業對經濟、就業等方面的巨大影響,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各國均把五金等輕工業作為實施貿易救濟措施的重點領域。自2008年9月至此今年2月13日,歐美等國共出臺涉及輕工業的技術性貿易壁壘80件,涉及五金、家電、家具等22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