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業所屬的11個小行業全部實現正增長,其中增幅最大的是重型礦山機械,增長31.36%。機械業經濟效益等指標,已經達到了危機前水平。
從3月16日召開的“山東制博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山東制造”支柱的機械行業,截至目前已經全面回暖,經濟效益等指標已經達到了危機前水平,成為“山東制造”的一大亮點。
據省機械工業協會會長劉衛東介紹,2009年全省機械工業完成增加值3405.2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64%;實現利潤879.1億元,同比增長30.33%。
從全省看,機械工業所屬的11個小行業全部實現正增長,其中增幅最大的是重型礦山機械,增長31.36%,汽車行業增長26.64%。
經濟效益明顯增長,開始步入良性循環階段。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效益增速已經達到或者超過金融危機之前的正常年份增長水平。其中,效益增速最好的當數汽車行業,增速達到51.72%。全國排序,我省機械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實現利潤三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二位。
為了充分展示山東機械行業的新成果,由省政府主辦的第五屆“山東制博會”,將于3月25日在濟南開幕。屆時,包括棗礦集團首臺套極薄煤層機電一體化高效開采關鍵技術與裝備、魯南機床的車銑復合加工中心等95種全省首臺套設備將集中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