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間,一批民營企業陸續加入到機床隊伍,增強了行業的活力。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統計,到2005年底,全國限額以上機床企業有637家,其中民營企業235家,三資企業98家。與“十五”初期相比,民營企業和三資企業合計企業數,占行業企業數的比重由25.6%上升到52%,占據了半壁江山;合計產品銷售收入占行業的比重由20.7%上升到38.4%。
為什么大批民營企業紛紛殺入機床隊伍?他們又采取什么措施在這個行業站穩了腳跟,加快了發展?日前,本報記者來到江西杰克機床有限公司采訪,以期得到答案。
看好機床行業
36歲的民營企業家、江西杰克機床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華貴說,“振興裝備制造業,首先要振興機床工業”。這是國務院領導對機床工業的明確定位,也是發展機床工業的戰略性指導思想。國家已將發展數控機床、數控系統和關鍵功能部件作為裝備制造業重點發展的領域,這為今后機床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提起陳華貴,就一定要介紹一下浙江杰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因陳華貴是這個集團的董事,四個高層管理人員之一。
浙江杰克控股集團是一家多元化經營的民營企業,業務涉及縫紉機、零配件、機床及投資多個領域。該集團自1995年成立以來,已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稱號,目前總資產5億多元。
浙江杰克控股集團總裁、江西杰克機床有限公司董事長阮積祥說,首先,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各行各業對新設備的需求會越來越大,而制造這些新設備都需要機床,所以機床的市場很大,發展空間無限。其次,杰克集團的主營業務是縫紉機制造,本身就需要大批機床,尤其是內外圓磨床。第三,數控機床是高科技產品,需要高投入。杰克集團實力雄厚,有這個資本實力。
用低成本擴張
在決心殺入機床行業的前提下,為了盡快把這個產業做大做強,杰克集團采取了不盲目建廠房、鋪新攤子、買設備的老路,而是通過兼并重組經營困難的老國有企業,充分利用其土地、廠房、設備、人員的優勢,通過整合和引進新的經營理念和管理辦法,把老企業搞活。
創建于1960年的國營吉安機床廠是原機械工業部定點生產曲軸磨床的省重點骨干企業。由于技改貸款始終無法償還和經營管理不善,到2004年 10月,負債高達5300萬元,大大超過了總資產。資不抵債,600多人的企業有400多人下崗,生產經營十分困難。該企業不得不于2004年10月15 日宣布破產。
杰克集團正是看好原吉安機床廠40多年機床制造技術的沉淀和豐富的人力資源。該廠破產前在崗的200名職工中,有專業技術人員60多人,大多數員工都有20~30年機床制造經驗。
陳華貴說,在拍賣競買原吉安機床廠的過程中,一切活動都是在“陽光”下進行,都是在法律框架下進行。據悉,在拍賣之前,當地政府已妥善安置了原來的5位廠級領導,政府出資轉換了職工的國有身份;政府還采取措施解決了該廠原來的所有欠債等。通過競爭,杰克集團以1818萬元購買了原吉安機床的所有產權;在崗的200名原吉安機床員工重新與杰克集團簽訂了勞動合同。
陳華貴說,今年江西杰克機床的銷售額將達4000萬元,2007年預計8000萬元,2008年達到1.6億元。如果不通過兼并經營困難的老國企,而是買土地、搞基建、購設備,沒有上億元的資金和一兩年的時間根本搞不成這樣規模的企業。新建一個機床廠不僅會喪失近幾年機床熱銷的良好機遇,很可能還會背上沉重的貸款還款負擔。
整合社會資源
發展數控機床,振興民族工業,一直是陳華貴的一個心愿。為此,陳華貴采取了整合社會資源,加快自主創新的幾條措施。
———加強產學研合作。他們與井岡山學院合作成立了數控機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研究數控技術、高效磨削技術和開發凸輪軸數控磨床、數控內外圓磨床、數控無心磨床為主。為加強校企合作,杰克集團還投入300萬元在井岡山學院設立獎學基金。江西杰克還與江西先鋒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合作,采取定向培養方式為企業提供數控人才。
———在北京、上海成立研發中心。研發中心負責信息搜集和利用當地研究機構、大專院校的人才優勢,自主創新開發新產品等。
———聘請退休工程師到企業指導工作。他們在全國各地聘請了一批身體尚好,已退休的機械工程師到江西杰克工作,加快了新產品的研發。
———與用戶結起戰略聯盟。就開發生產數控曲軸磨床一事,他們與浙江太陽集團達成共識,根據用戶需要開發新產品,供太陽集團使用。
———走專業化生產之路。他們將逐步建立配套件采購體系,在全國范圍內采購質優價廉的各種機床配套件,其中包括鑄件、鍛件、液壓件、齒輪、絲杠、數控系統等。江西杰克只負責機床關鍵零件的生產和總裝調式。
(來源:中國工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