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年間,2008-09年間,印度石材出口下降了33%。這個行業,依賴于最先受到次貸危機沖擊的美國和歐洲市場。2007-08年印度石材出口直線下降,甚至在印度房產業蕭條之前就出現下降趨勢。
根據CAPEXIL的數據顯示,2008-09年印度花崗巖出口總值2.738千萬盧比,和2006-07年的4.086千萬盧比,2007-08年的出口總值為3.367千萬盧比。
次貸危機的影響
在數量上,2008-09年花崗巖出口3百萬噸,2006-07年是310萬噸,2007-08年是341.2萬噸。2007-08年出口量著實上升了,但增長率仍低于2008-09年間的水平。
2007-08年的出口量增長的最好的解釋是,被供上較高的價格的拋光花崗巖被其半成品所取代。在嚴峻的經濟蕭條背景下,半成品的價格比較容易接受。
2007-08年出口量上升了10.2個百分點,超過了之前數量的增幅,但出口額的卻下降了17.6%。由此,次貸危機對價格的影響開始展露。
2008-09年石材出口在數量和價格上都呈現明顯的下降,出口總值下降了18.7個百分點,出口量下降了12.1個百分點。
依賴出口
“美國市場需求量下降了80%,歐洲市場下降了30%-40%,”印度花崗巖和石材協會的創辦人Mr R Veeramani說道,“印度,大約85%-90%的花崗巖是用來出口的”。
拋光花崗巖荒料和大板的出口量,2008-09年的27.5萬噸相比于2007年的55.2萬噸,減少了一半多。然而2007-08年的 41.3萬噸,其出口總值下降了51.9%,這個幅度超過整個行業的下降幅度,從2006-07年的179.198億盧比到2008-09年的 86.263億盧比,而2007-08年是133.256億盧比。
出口的暴跌是由采礦的減少所引起的,其次是,石材加工廠的生產活動有些是取決于一些固定的訂單,這就容易導致這些廠家的減產,Mr Veeramani說道。
支付問題
Mr Laxmi Kumar K S表示,美國和歐洲市場的買者面對信貸危機,支付也隨之不規則。
Mr Laxmi Kumar表示,2008年7-8月,支付問題開始出現不好跡象,從9月份開始,出現明顯下降。當被問到支付問題會不會給定價帶來壓力時,他表示:“沒有購買者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定價便成了無意義的問題”。
印度的出口商正在尋找其他市場如俄羅斯,烏克蘭和其他獨聯體國家。前不久我帶了一工業代表團到這些市場考察,發現不同的市場有不同的需求,而且要把一個市場的資源轉移到另一個市場上運用是十分困難的。現在部分的產品轉移到國內市場上,并開始進行銷售。
但出口到中國的半成品荒料市場卻沒有像其他地區出現蕭條情況,花崗巖出口量從2007年的214.7萬噸增長到2008年的256.3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