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業概況
1. 定義人造鉆石,也被稱為人造金剛石,是通過人工手段在實驗室環境下,利用高壓高溫條件或化學反應等方式制造而成的鉆石。根據形狀的不同,人造鉆石的晶形可分為六面體、八面體、六面體和八面體聚形、菱形十二面體等多種形態。按粒度劃分,可分為磨粉、磨粒和大顆粒晶體(寶石級,也被稱為培育鉆石),其中磨粒和磨粉各有12級細分。
關于人造鉆石的生產技術,當前主要涵蓋兩大主流方法:高溫高壓法(HPHT)與化學氣相沉積法(CVD)。高溫高壓法(HPHT)作為早期發展的技術,其成熟度較高,已被廣泛應用在多個生產場景中;而化學氣相沉積法(CVD)近年來則呈現出迅猛的發展態勢,該技術能夠生產出純度更高、晶體尺寸更大的人造鉆石,因此成為了眾多企業競相布局的技術前沿領域。
2. 產業鏈剖析上游:主要包括石墨、金屬粉末等原材料供應商,以及六面頂壓機、MPCVD生產設備等制造商。代表性企業有奧宇石墨、中南鉆石、康普錫威等原材料供應商,以及國機精工、力量鉆石、6C Technology Limited等生產設備供應商。中游:為人造鉆石生產企業,如黃河旋風、中兵紅箭、國機精工等,這些企業負責將原材料加工成各種形態的人造鉆石。下游:應用企業,包括珠寶首飾生產企業和工業領域應用產品制造企業。如力量鉆石、潮宏基等珠寶首飾企業,以及美暢股份、岱勒新材等金剛石工具生產企業。
3. 行業發展歷程中國自上世紀60年代起自主研發人造金剛石技術,并于80年代末成功突破CVD法技術。90年代后,中國人造鉆石行業快速發展,產量大幅增長,1999年即成為世界第一大人造金剛石生產國。進入21世紀,隨著CVD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培育鉆石開始在珠寶首飾等領域得到應用,行業迎來新的增長點。
4. 行業政策背景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人造鉆石等超硬材料的發展,將其列為重點發展的新材料之一。2019年以來,一系列鼓勵政策相繼出臺,為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二、市場供需現狀
1. 產量
2023年,中國人造鉆石產量超過230億克拉,其中河南省作為主要生產地,產量約占全國的80%,達到190億克拉,同比增長19%。
2. 進出口規模
盡管2023年中國人造鉆石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22.3%,但整體仍處于順差狀態。其中,進口金額為1.32億美元,出口金額為6.43億美元,進出口總額為7.75億美元。特別是非粉末形態的人造鉆石,出口量持續增長,顯示出國際市場對中國產品的強勁需求。
注:非粉末鉆石主要為未加工或僅經簡單鋸開或粗制成形的人造鉆石和經其他加工的合成或再造鉆石。3. 培育鉆石銷量隨著消費者對培育鉆石接受度的提高,中國培育鉆石市場快速發展。預計2025年中國毛坯培育鉆石銷量將達到400萬克拉,復合增速在30%左右,顯示出巨大的市場潛力。
三、行業競爭格局
1. 企業競爭格局分析2023年,中國人造鉆石行業的上市公司展現出不同的營收規模和競爭力。其中,黃河旋風以其人造鉆石業務營收規模在12億元左右,位居行業前列,顯示出較強的市場影響力和盈利能力。力量鉆石緊隨其后,人造鉆石業務營收超過7億元,同樣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此外,惠豐鉆石的人造鉆石業務營收也達到了5億元左右,顯示出其穩定的市場表現。
2. 區域競爭格局分析從區域分布來看,中國人造鉆石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河南、湖南和北京等省市,形成了鮮明的地域特色。河南省作為中國人造鉆石的主要生產地,匯聚了眾多行業領軍企業,如國機精工、惠豐鉆石、力量鉆石、四方達和黃河旋風等,這些企業在技術研發、生產規模和市場拓展等方面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湖南省和北京市也擁有一定數量的上市公司,但相比之下,河南省的產業集群效應更為顯著。
四、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 發展趨勢
技術發展趨勢:推動CVD金剛石生產技術發展是未來行業的重點方向。中國企業正加快MPCVD設備以及大克拉鉆石生產技術的研發步伐,力求在技術上取得突破,提升產品品質和競爭力。
應用領域拓展:在工業領域,人造鉆石在半導體、超精密加工等領域的應用逐漸深入,市場需求保持旺盛。在珠寶首飾領域,培育鉆石作為新興的消費熱點,隨著技術進步和產能釋放,產品價格有望逐步下降,滲透率提升,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2. 發展前景
展望未來,中國人造鉆石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領域的持續拓展,人造鉆石的產量和市場需求將保持增長態勢。預計到2029年,中國人造鉆石產量將超過300億克拉,成為全球人造鉆石市場的重要力量。同時,隨著消費者對培育鉆石認知度的提高和環保意識的增強,培育鉆石在珠寶首飾市場的滲透率將不斷提升,為行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參考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全球及中國培育鉆石(寶石級人造金剛石)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