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細度為頭發絲的1/4,長度為240公里的金剛線,背后暗藏著多少科技?
金剛線作為光伏硅片切割的重要工具,直接影響著硅片的質量及光伏組件的光電轉換性能。當金剛石微粉用技術附著在母線(高碳鋼絲、鎢絲等材料)上,被用于硅棒截斷、硅錠開方、硅片切割時,能大幅度降低晶硅片的成本。
在國內,金剛線技術空白的填補離不開龍頭企業楊凌美暢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暢股份”)的貢獻。
2015年以前,金剛線切割硅片的核心技術還掌握在日本企業手中,國內金剛線相關生產技術處于空白狀態,技術的不足致使進口金剛線價格高昂,“一線難求”。
為了打破日本企業在技術上的壟斷,促進金剛線在國內的規模化應用,美暢股份董事長吳英堅持自主創新,經過研發團隊持續攻關,憑借全球領先的技術優勢,實現了對進口金剛線的替代,促進了我國金剛線產業鏈技術升級及光伏、磁性材料等相關行業的發展。
“我們生產的金剛線已經突破行業專家預測的極限值,批量化生產的鎢絲金剛線最細規格為24線,對產業鏈前端降本起到重要作用。”吳英表示,自成立之初,他們便把技術研發放在首位,通過對生產工藝技術及關鍵性生產設備進行卓有成效的技術改進與創新,攻破了多項技術難題,掌握了金剛石線生產全套核心技術。
投產3年成為行業“獨角獸”、3年成為全球行業龍頭、5年成功在A股上市,連續多年銷量穩居全球第一,金剛線全球市場份額約50%,這成功的背后都離不開陜西這片創新創業的沃土。
“我們的成功得益于相關政策的支持,在陜西市場機會、文化和社會規范、融資環境等優勢下,我們的公司團隊才能專注于技術研發,確保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吳英說。
近年來,美暢股份深度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依托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總窗口揭榜西咸隆基“單晶硅切割超細線產品開發及應用”項目,并充分發揮領軍企業優勢,成功獲批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創新基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平臺,與燕山大學共同培養博士后,與西安理工大學等高校形成了緊密的技術合作。同時,積極響應“一帶一路”號召,開展國際范圍內的合作,產品遠銷越南、東南亞、南亞、泰國、馬來西亞等地。
當下,依托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總窗口,美暢股份正瞄準行業前沿和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進行攻關,積極探索外延式發展,為推動光伏發電產業和清潔能源行業的發展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