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貿易國際化、產業分工全球化,日本發生大地震后,與日本經濟聯系緊密的中國大陸的經濟與民眾生活已感受到連鎖反應的影響。
珠三角感受感受連鎖反應
陳國華廣州報道,日本地震不足一周,珠三角對日貿易已經受到影響。目前,珠三角市面上的日系電子產品價格已經開始上漲。據廣州、佛山、東莞等地的電腦城反饋的信息顯示,日系電子產品如內存卡的價格,近幾天每天都有變化,平均漲幅在10至20元人民幣之間。一直與日本廠商保持密切業務關系的深圳幾家電子廠,從上周末即被告知日本原產部分芯片因停產評估損失,已無法保障供應。
日本擁有全球芯片五分之一的市場,地震可能會波及整個電子產業零件供應鏈。隨著時間的推移,對珠三角電子產業的影響將日益顯現。
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駐廣州代表處所長橫田光弘介紹,日本在廣東最大的投資是汽車產業。東京附近有大量工廠,像本田技研、日產零配件等。但由于地震,日本東北地區的港口、高速公路都無法使用。因此,就算生產沒問題,也沒辦法運輸。
記者初步了解,目前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到本周末為止的生產計劃暫不受影響。五羊本田到本月末為止的生產計劃將不受影響。東風日產仍能維持正常生產,但未來幾周,也將面臨來自日本“零部件供應不足”的嚴峻考驗。
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間,珠三角的電子產業及汽車產業因日本地震將面臨一定的考驗。
日本震災對福建外貿沖擊不可避免
張羽、蘇志文、楊建東福州報道,福建省外經貿廳相關人士16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日本是福建第五大貿易伙伴,日本地震對福建外貿相關產業的沖擊不可避免。
地震發生區域為日本重要的工業區,集中了大量鋼鐵業、石化業、半導體制造業、核電工業等重要行業。而福建自日本進口主要商品是液晶顯示板、鋼鐵等。福建省外經貿廳相關人士認為,此次地震事件會直接影響日本客戶對福建商品的需求以及日本機電設備、高新儀器和半導體等零部件對福建的供給等,對福建進出口的負面影響將在一兩個月后顯現。
日本也是全球重要的資源消費國和高度依賴進口的國家,日本在地震中受災嚴重,有很大的震后重建需求,服裝、食物等生活物質緊缺。由于日本相關企業短時間內還難以恢復生產,福建食品以及農產品企業或會加大出口量。
在華旅行日商進退兩難
關向東海口報道,日籍華商陳世宇16日在海口美蘭國際機場迎接3位日本東京客戶。原計劃23日返回東京的陳世宇對記者說,因為福島核泄漏的影響未確定,決定放棄返程機票,留在中國觀察。他告訴記者,東京還籠罩在核輻射的陰云下,幾位日本客戶因此也在猶豫,是留是去進退兩難。
陳世宇祖籍海南萬寧,是東京地區埼玉縣光宇商事有限公司社長,從事中日進出口貿易逾15年。陳世宇對記者說:“今晨接到日本來電,不少東京友人前往大阪、九州避難,也有不少選擇飛往國外。暫時不離開的市民,按照政府建議盡量不出門,超市中食用水、面、米、衛生用紙及普通紙張嚴重缺貨,不少小食店關門。目前災區交通還是有序的,但跨區域物流基本中斷。”
陳世宇認為,“由于原材料供應、電力供應恢復等因素,災后東京地區工廠重建需要一個時段,要維持社會生活正常運轉,判斷日本會加大中國產品進口量,特別是食品、日用品類。”
日本客商心憂強震破壞日本經濟
胡洪林濟南報道,北日本制工株式會社社長中川元16日在濟南參加2011第六屆中國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時表示,日本大地震雖然破壞嚴重,但他個人認為不會影響日中間的貿易交往。
中川元對本社記者說,瀕臨日本海的富山市因距震區很遠沒受到強震沖擊,他們參展團一行12人仍舊按計劃在震后來華。他認為日本此次雖然發生了破壞嚴重的強震,但不會影響日中間的貿易交往,因為中國的可開發市場很大。
不過,中川元和同行的富山機械零部件制造商弓部繁也擔憂強震對日本經濟的破壞。弓部繁說,他最擔心橫濱和大阪的港運因強震造成原材料運輸困難,給企業生產帶來壓力。中川元則認為地震造成了災區很多企業不能按計劃生產,這種影響至少要半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