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期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
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于2009年10月20日發布一批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其中涉及機床工具行業的產品主要是:
1.銑床、鉆床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
本次對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及廣西等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8家企業生產的38種銑床、鉆床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查。抽查依據為GB15760-2004《金屬切削機床 安全防護通用技術要求》和GB5226.1-2002《機械安全 機械電氣設備第1部分:通用技術條件》等標準,對銑床、鉆床產品的滲漏、幾何精度、纏繞與卷入危險、限位裝置、機械過載保護、防松裝置、聯鎖裝置、夾持裝置、防護裝置、起動、停止、緊急停止、噪聲、飛濺、動作可靠性、電源開關、保護接地、絕緣試驗、電路過電流保護、電動機過載保護、觸電防護和控制變壓器等22個安全及重要性能項目進行了檢驗。抽查中有7種產品不合格,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是:
①有4種產品幾何精度不合格,會影響機床的加工性能。②有2種產品纏繞與卷入危險項目不合格。有的產品縱向進給軸的手輪在機動時沒有采取自動脫開裝置,兩端的手輪處在高速旋轉狀態下,容易出現危險;有的萬向搖臂鉆床產品縱向傳動軸沒有封閉,在工作時容易出現纏繞危險。③有1種產品觸電防護不合格,電柜內危險電壓金屬端子裸露,沒有防護隔板和觸電警告標志。④有1種產品緊急停止器件不符合安全要求,蘑菇式按鈕不具備自鎖和手動解鎖功能。⑤有1種產品的電源開關不合格,開關在斷開位置沒有鎖住機構,容易出現非法操作危險。 ⑥有2種產品控制變壓器不合格,主要是對變壓器沒有提供適當的保護。
2.砂輪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
本次對河北、遼寧、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及廣東等11個省197家企業生產的200種砂輪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查。抽查依據為強制性國家標準 GB2494-2003《普通磨具 安全規則》、推薦性國家標準GB/T2485-2008《固結磨具技術條件》以及行業標準JB/T6353-2006《固結磨具樹脂和橡膠薄片砂輪》、JB/T3715-2006《固結磨具修磨用鈸形砂輪》、JB4175-2006《固結磨具纖維增強樹脂切割砂輪》等標準,對砂輪產品的外觀缺陷、外形尺寸、形位公差、硬度、靜不平衡、回轉試驗、標志等7個項目進行了檢驗。抽查中發現有30種產品不合格,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
①某廠生產的固結磨具纖維增強樹脂切割砂輪回轉項目不合格,檢驗的10片纖維增強樹脂切割片砂輪在未到檢驗速度的要求時全部出現回轉破碎,屬嚴重質量問題。②有17種修磨用鈸形砂輪、纖維增強樹脂切割砂輪、陶瓷平形砂輪和樹脂平形砂輪產品孔徑不合格。砂輪孔徑偏大或偏小均會導致砂輪在使用過程中破裂。③有4種陶瓷平形砂輪產品硬度不合格。
二、企業產品質量必須嚴格管理常抓不懈
前不久,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在第十六屆中國質量高層論壇上發表講話指出:“加強產品質量建設是促進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產品質量工作,去年11月11日胡錦濤總書記對質量問題做了長篇的批示,強調加強產品質量既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當前的需要,又是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的一個長期的戰略任務,必須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法律法規,持之以恒,嚴格管理,常抓不懈”。
國家對機床工具行業產品質量的監督抽查結果雖然只是檢查出部分企業產品存在的質量問題,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盡管行業總體質量水平在不斷提高,而產品質量問題仍然不少,甚至有的產品存在嚴重質量問題。因此,我們要增強質量意識,強化企業的主體責任,深刻認識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和信譽,是市場競爭力的集中體現。
企業的質量建設要圍繞品種質量,建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誠信體系。抓品種開發,就應該做好細分市場、找準定位,生產符合市場需求、適銷對路的產品。抓質量提升,就要通過提高產品的實物質量,提升產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實用性。抓品牌建設,就是要爭創優質品牌和名牌產品,提升品牌的社會公認度。抓服務改善,就是要對用戶負責,認真做好售前、售后服務和誠心履約。
2009年即將過去,我們機床工具行業企業要在認真總結過去一年質量建設工作的基礎上,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關于提高產品質量的決策部署,把關注點由過去注重企業生產能力和增長率的高低,轉到生產增長的質量、效益和可持續性上來,轉到優化產品結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加強產品質量建設上來,把行業產品質量提升到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