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業簡介
金剛線最早用于藍寶石切割,之后逐步用于光伏領域,其切割性能直接影響硅片質量以及光伏組件的光電轉換性能,2010年國內廠商相繼投入金剛線技術研發,并于2014-2015相繼年實現國產化打破日系壟斷。行業發展初期,金剛線主要向著降線耗、降用量方向演化,531后行業基本出清,目前價格壓力相對不大,主要企業除了制造、工藝優化外,也開始不同比例的母線自制。此外,由于其資產開支小,有差異與定制化特點,回報率一直比較高。
2、細線化與薄片化帶動線耗增加,金剛線需求增速高于行業增速硅料價格維持高位加速細線化與薄片化應用,并通過四個途徑提升線耗:a)單片用量加大。以166到182為例,橫向切割長度增加10%,縱向增加10%,不考慮其他因素,只考慮大尺寸影響,單片線耗增加21%;b)線經減小后,附著金剛石微粉數量減少,線用量增加。線徑下降后,母線表面附著的金剛石微粉數量減少,如50μm將至38μm,附著量減少約24%(基本與周長/直徑減少幅度相同),在切割速度一定的情況下,單位時間內與單晶發生作用的磨粒數下降,因此達到相同切割效果,金剛線耗用的長度增加32%;c)細線切割速度變慢,線耗提升。細線化后,金剛線運動速度變慢(維持較高速度更易斷線),切削力下降,進而切割時間增長,線耗相應增加。根據行業經驗來,切割速度隨線徑變細而下降,金剛線線徑每降10%,切割速度下降帶來的用線量增加為10%;d)硅片變薄提出更高切割要求,線耗增加;總體看,在線耗與細線化、薄片化相關的假設下,線徑每降低1μm,對應單GW線耗增加約2萬公里,硅片厚度減薄1μm,對應單GW線耗增加約1萬公里。細線化與現階段PERC薄片化會提升線耗,新型電池薄片化會進一步提升線耗,預計2021-2025年光伏行業裝機復合增速26%,金剛線需求復合增速42%,高于光伏行業裝機增速。
3、鎢絲切割在探索中,未來即使成功應用主要影響也在母線而非金剛線環節行業近期的變化,如細線化加速和鎢絲試用,其背景均為硅料價格較高。線徑變細貼合降本趨勢,但如果硅料價格下降比較多,雖然重新使用粗線可能性較小,但細線化速度可能會趨緩。目前鎢絲切割還在摸索中,需要具備一定量產數據驗證后才有結論,鎢絲高滲透率需要嚴苛的經濟性考量,是否具備經濟性需要考慮:硅料價格、線耗、斷線率、母線價格、金剛線價格、銷售策略等因素,其中硅料價格也是比較重要的權衡要素。如果硅料價格未來幾年回歸到合理水平,碳基金剛線與鎢絲切割的線徑沒有拉開足夠差距,其經濟前景就會打折扣。
目前,盡管下游應用還沒有經濟性上的回報,但金剛線與硅片公司都將鎢絲作為技術方向儲備。如果鎢絲切割滲透率提升的比較高,主要影響是金剛線目前的碳鋼母線,其次是自制碳鋼母線較高的企業,對純金剛線環節的影響相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