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頭條
1、內蒙古啟動零碳工業園、全額自發自用光伏項目申報:新增儲能配比不低于15%*4h
3月22日,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發布了關于征求工業園區可再生能源替代、全額自發自用兩類市場化并網新能源項目實施細則意見建議的公告。文件中要求,申報工業園區應需滿足新增用電負荷配置的新能源項目,新增負荷需求的時間周期應不低于新能源的全壽命周期。并要求新增負荷所配置的新能源項目配建儲能比例不低于新能源配置規模的15%(4小時);存量自備負荷部分按需配置儲能比例。
2、河北:重點支持光伏、風能耦合等先進工藝技術裝備應用示范項目
3月21日,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2022年工業綠色發展示范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通知指出,優化用能結構示范項目。重點支持:鋼鐵行業氫能冶煉、生物質原燃料替代、非高爐煉鐵等先進工藝技術裝備應用示范項目;建材行業富氧/全氧燃燒、電助熔與光伏/風能耦合等先進工藝技術裝備應用示范項目。
3、3.4-3.8元/W!內蒙古巴彥淖爾臨河區整區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EPC項目中標候選人公示
3月24日,北方聯合電力有限責任公司臨河熱電廠巴彥淖爾市臨河區整區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項目EPC總承包工程中標候選人公示。項目位于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建設規模為50.89MWp。中標候選人第1名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體牽頭單位)、四川華倫電力工程有限公司(聯合體成員),折合單價3.45元/W;中標候選人第2名為晶科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體牽頭單位)、江西晶科電力設計有限公司(聯合體成員),折合單價3.76元/W;中標候選人第3名為中電建湖北電力建設有限公司(聯合體牽頭單位)、保定華電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體成員),折合單價3.79元/W。
4、4GW大基地光儲一體化項目簽約!吉電股份迎來首季“開門紅”
近日,吉電股份華東區域公司與格爾木市政府簽署4GW大基地光儲一體化項目戰略合作協議,迎來首季發展工作“開門紅”。根據協議,雙方將本著“優勢互補、互利雙贏、資源共享、開放合作”的原則,貫徹中國“3060”碳達峰碳中和戰略部署,深化中央企業與地方政府戰略合作,圍繞打造格爾木市光伏大基地光儲一體化示范項目等配套產業展開合作,將吉電股份近年來轉型發展取得良好實踐轉化為豐碩成果,更好地促進格爾木市在青海省率先實現新興能源示范產業發展新格局,早日實現“雙碳”目標。
5、國家電投取得廣西南寧興寧區整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權
日前,國家電投廣西公司所屬靈川風電公司成功取得南寧市興寧區整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權。興寧區2021年6月列入國家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該光伏項目建設將有助于構建興寧區“新能源+”生態系統,促進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充分發揮綠色能源優勢,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6、900MW!青豫直流二期外送通道共和光伏項目開工
3月23日,青海省重大項目集中開復工暨海南州青豫直流二期外送通道共和90萬千瓦光伏項目開工儀式在共和縣三塔拉發電基地舉行。據悉,青豫直流二期外送項目3標段100萬千瓦光伏光熱項目共和90萬千瓦光伏項目總裝機規模90萬千瓦。項目建成后將為青豫直流二期提供清潔電力,進一步提高特高壓通道新能源占比,提高清潔能源利用率,為受端提供夜間負荷支撐,助力國家“雙碳”目標的實現,推動建立跨省區輸電長效機制,適應“雙高”“雙峰”電力系統運行特性,對于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7、華晟3.5GW異質結電池專用單晶硅片項目落戶安徽宣城
3月23日下午,總投資10億元的年產50000噸鋰電池人造石墨負極材料項目和總投資6.4億元的3.5GW異質結電池專用單晶硅片項目成功簽約。異質結電池專用單晶硅片項目由安徽華晟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資,一期項目投資2.4億元,達產后年產值超6億元,年畝均稅收超50萬元。
海外頭條
8、美國商務部:考慮撤銷部分中國進口光伏電池產品征收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
據路透社華盛頓3月23日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23日說,已恢復352項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對301條款加征關稅要求的豁免資格,此前這些產品的豁免資格已經到期。該辦公室說,這些產品的關稅豁免期可以追溯至2021年10月12日,截止期為2022年12月31日。
9、塞族共和國計劃建設風能和光伏電站
波黑塞族共和國廣電網3月23日報道。塞族共和國能礦部長焦基奇表示,未來5年,塞計劃建設一座裝機容量為600兆瓦的風能和光伏電站。此外,柳比亞煤礦和加茨科燃煤電站脫碳進程也將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