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特斯拉、豫滬“大咖級”醫院強強合作、成立上海交通大學河南研究院……2月1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布《河南省“十四五”深化區域合作融入對接國家重大戰略規劃》(簡稱《規劃》),明確提出,著力抓好4大主導戰略、2大重點合作,全方位推進省際合作,加快形成“4+2+X”的區域合作戰略架構,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活力。
加快形成“4+2+X”的區域合作戰略架構
《規劃》提出,要加快形成“4+2+X”的區域合作戰略架構。省際合作“朋友圈”開工,河南都有哪些“小伙伴”?
“4”是指緊抓主導戰略攻堅:聯動建設鄭洛西(晉陜豫)高質量發展合作帶,培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極;推動豫魯毗鄰地區共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打造黃河流域省際協同發展樣板示范;協同打造中原—長三角經濟走廊,服務支撐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創新發展豫京和南水北調戰略合作,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2”是指促進重點合作突破:深入推進豫粵港澳高質量合作,緊密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化豫鄂川渝高質量合作,全面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X”是指推動全方位省際合作:開展與東部先進省份、能源資源富集省份深度對接,擴大豫疆合作交流,強化與全國各省(區、市)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文化傳承弘揚等方面合作。
大力引進先進產業、先進要素,“抱團”發展
河南經濟總量雖多年穩居全國第五位,但與先進省份相比,總量和質量仍有明顯差距,且國內產業要素日益向增長極集聚,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四極”支撐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半壁江山”,財政收入占到全國的近六成。
區域競爭日益嚴峻,河南怎樣才能快速“入局”?
《規劃》提出,我省必須在區域合作中激發潛在優勢,大力引進先進產業、先進要素,扭轉自身要素不斷外流的趨勢,樹立“抱團”發展理念,既要深化與周邊省份的聯系,也要強化與地理距離較遠先進省份的伙伴關系,以大項目合作為先導,推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合作,實現設施、人才、資金、技術互惠共享,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支持。
在豫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到2025年增至200個
“十四五”期間,河南定下來哪些目標?
《規劃》提出,到2025年,一流創新生態和主導產業生態體系基本形成,鄭洛西(晉陜豫)高質量發展合作帶、豫魯毗鄰地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中原—長三角經濟走廊、豫京戰略合作等區域板塊一體化發展水平顯著提高。到2035年,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戰略合作更加緊密,基本建成“四個強省、一個高地、一個家園”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河南。
具體到主要發展指標,到2025年,河南高速鐵路和民航服務要100%覆蓋省轄市,內河航道里程突破2000公里。在產業發展方面,實際利用省外資金額達到1.2萬億元,在豫世界500強企業數量由2020年的189個增至200個,在豫國內500強企業數量由2020年的172個增至200個,省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園區要實現“零的突破”,達到30個。此外,開展合作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達到12個,開展合作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在3~5個。
《規劃》中的關鍵詞
?產業:引進特斯拉,打造“城市大腦”
重點引進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航天通信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博格華納公司、特斯拉汽車公司、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等。支持各地與華為、騰訊等大灣區數字產業領域先進企業合作建設“城市大腦”,打造一批新型智慧城市標桿項目。
?教育:共建上海交通大學河南研究院
遴選省內3~5所高校與浙江省開展“一對一”結對合作,推動浙江大學對口支持鄭州大學。加強與復旦大學合作,共建表型聯合創新中心、中原文化創新中心、遠程醫療網絡平臺、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與大學生實習實訓平臺。加強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共建上海交通大學河南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智能傳感與檢測技術研發平臺,推動上海交通大學與鄭州大學在化工、材料和臨床醫學等學科開展對口合建。
?醫療:豫滬“大咖級”醫院強強合作
開展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建設,共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河南醫院,探索中醫腫瘤學科發展新機制、構建發展新模式。推動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河南省腫瘤醫院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等開展合作。舉辦豫醫國際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