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鉆石火了。
有多火呢?
在近期一份黃河旋風的調研紀要里記錄了,施華洛世奇曾提出合作,要求黃河月供5-6億人民幣的培育鉆石產品,而作為培育鉆石行業上游的龍頭,黃河旋風截止21年中的單月產值僅為5000萬。
施華洛世奇當下一個月的需求量就相當于黃河旋風一整年的產值,可以想象得到,終端市場培育鉆石的需求已經開始爆發,從下游需求傳導到上游產能,導致供不應求。黃河旋風雖然很想要這樣的大單,但表示吃不下,無奈拒絕了合作。
需求的快速變化,讓市場都有點猝不及防。
滲透率低的新興市場
“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
當我們想到鉆石的時候,印象中的形容詞是高級、昂貴、稀有、堅固等等。在過去的一百年里,它被人群普遍地接受了它作為裝飾作為婚嫁的用途,從一塊普通的石頭爆發出難以想象的市場需求。
發展到現在,天然鉆石的市場已經非常成熟了。
根據 De beers 數據,2018年全球鉆石珠寶銷售額達到760億美元,2009-2018年期間平均復合增速為2.82%,增長已經非常少。
珠寶巨頭還通過高度壟斷天然鉆石礦藏開采權,控制天然鉆石的整體流通量,來保住天然鉆石的價值。2016年,戴比爾斯、埃爾莎、多米尼克、盧卡拉、RZM Murowa、佩特拉和力拓成立了天然鉆石聯盟,總產量占全球天然鉆石總產量75%。
于是珠寶巨頭們就是這么平淡而簡單的賺錢。因為至少現在來說,天然鉆石還是稀缺的。全球已經探明的天然鉆石的儲量是25億克拉,大概是500噸。其中80%是工業用途,只有20%達到寶石級水準。基本行業已經在巨頭聯合的掌控之中。
但有個知識點是其實地球天然鉆石的儲量并不稀缺,由于高溫高壓環境,鉆石大多存在形成與地幔層,過去由于火山噴發帶出來一小部分。麻省理工學院等大學聯合研究,在地幔層深處初步估算含有1000萬億噸鉆石。只是目前還沒有可以挖掘到那么深的技術實力。一旦挖到那么深,鉆石也不值錢了,當然這估計是很遠以后的后話了。
有趣的是,現在我們已經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模擬鉆石形成所需的環境,來人工培育鉆石。
培育鉆石是人工模擬天然金剛石結晶條件和生長環境采用科學方法合成出來的金剛石晶體。從產品屬性來說,培育鉆石和天然鉆石均是純碳的結晶體,擁有完全一樣的物理、化學以及光學性質,透明度、折射率、色散等方面媲美天然鉆石,在亮度、光澤、火彩、閃爍等飾品特性方面完全與天然鉆石相同,培育鉆石和天然礦產鉆石都屬于真鉆石,從本質上不同于仿鉆類的莫桑石(碳硅石)和水鉆(立方氧化鋯)。
2015-2020年印度裸鉆的出口額分別為0.64/1.31/2.16/2.25/4.21/7.04 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62%。
2021年1-4 月印度培育鉆石毛坯進口額/裸鉆出口額為3.29/3.08億美元,同比大幅增加293.94%/168.73%,考慮到2020年疫情影響較大,相比2019 年同比增長432.33%/220.47%。
這樣的爆發式增長,2020年培育鉆石全球的滲透率僅約6.31%左右。
培育鉆石的崛起,給鉆石市場帶來了不一樣的熱鬧。
尤其是近兩年全球培育鉆石行業呈現爆發式增長。印度是全球鉆石加工的集散地,根據貝恩咨詢發布的《2020~2021 全球鉆石行業報告》,2020 年印度在疫情影響下降低了23%的毛胚鉆石凈進口量,但仍占據了95%的毛胚鉆石加工市場。所以我們可以從印度的進出口數據可充分反映培育鉆石的最新需求情況。
2015-2020年(當年數據為自當年4月至次年3月)印度毛坯鉆石進口額分別為0.14/1.15/2.41/1.36/3.44/6.15 億美元 ,年復合增長率達112%;
培育鉆石為何崛起?
根據貝恩咨詢預計,2030 年全球培育鉆石裸鉆產量規模達到1000-1700萬克拉,年均增速有望保持在 15%-20%,若考慮2/3的損耗率,預計2030年全球培育鉆石毛坯產量規模將達3000-5100萬克拉。
對于培育鉆石崛起,大概有幾點原因:
1、培育鉆石認證體系逐步完善
根據 MVI 調查,56%的消費者非常重視培育鉆石的證書等級,尤其是針對較大克拉的鉆石。
市場機智的地方就在于把天然鉆石和培育鉆石分開成兩個市場,這樣兩個市場大概率都能活的不錯。若是將他們混淆在一起,則體系混亂,鉆石可能直接跌下神壇。
將市場分開,定位不同,確立秩序,是非常關鍵的作用。
2018年,國際及國內鉆石鑒定機構陸續推出培育鉆石的鑒定證書,一方面認可了培育鉆石在珠寶領域的特殊地位,提供公信力擔保,給培育鉆石確定的市場身份;另一方面解決了培育鉆石標準混亂的問題,為培育鉆石后續的價值流通提供了參考依據。GSI 在2020年發布了培育鉆石的全方位等級報告 LGX。IGI 于2005年為培育鉆石出具分級證書,并采用天然鉆石的 4C 分級標準。GIA 在2019年開始為培育鉆石提供 4C 標準的分級報告。國內檢測機構 NGTC 于2021年3月出具培育鉆石的分級證書,詳細分級與天然鉆石一致。
2、技術的成熟
培育鉆石在 4C 標準上已可達到較好水平,制備工藝進步促進產品的重量、凈度、顏色全面提升,品質已能滿足消費需求。從單項標準看,培育鉆石裸鉆最大可做到10克拉以上,1-2 克拉已能實現穩定量產;色澤上可做到 D/E/F 等級,凈度上可達到 VVS/VS 等級,切工上與天然鉆石工序一樣可達最好的優秀等級。
3、產品具備一定的優勢,創造了新需求
培育鉆石不僅是真鉆石,培育鉆石飾品的銷售價格僅約為同等級天然鉆石飾品銷售價格的30%至 50%,并且能夠合成天然罕見的藍色、粉色等彩色鉆石。非常契合新生代消費者輕奢悅己的個性化需求。未來隨著技術迭代,預計還有不少降價空間。
就不提培育鉆石比挖天然鉆石要環保多少倍了,還不會破壞環境。
而且說實話,戴著少則幾萬大則幾十萬的鉆石在身上,總是沒那么方便,平常拿出來戴的真沒有幾個。尤其心態沒有那么平穩,害怕一不小心弄丟了,甚至是被小偷盯上。戴個培育鉆石,價格沒那么高,沒什么心里壓力才是真正用來裝飾。
另外,天然鉆石要說保值吧,當要二手轉賣的時候,基本是有價無市,除非折價夠多,不然別人還是買一手的。基本買了以后,除了富豪間搶手的大克拉鉆石,不然大多都是爛在手里,真的一顆永流傳。
4、珠寶巨頭的不斷加入
市場的風向轉變的標志,可能是2018 年 5 月,號稱絕不涉足“合成鉆石”的全球最大鉆石生產商 De Beers 官宣推出培育鉆石品牌 Lightbox。后續,多個珠寶廠商小步快跑進入培育鉆石領域。
再到今年潘多拉宣布全面棄用天然鉆石。
也正是全球珠寶巨頭不斷培養引導消費習慣,進行市場教育,消費者對培育鉆石的認知度和接受度明顯提升。
上游的機會
培育鉆石產業鏈比較簡單,上游毛坯鉆石生產,中游加工,下游零售。
其中上游毛石和下游終端消費的利潤較高,約在60%左右,而中游利潤低,僅為10%左右,其中95%的加工都在印度。
上游,2020年全球培育鉆石毛坯總產量在600-700萬克拉,中國培育鉆石毛坯產量約300萬克拉,占據全球一半的產能。其次為印度和美國,分別為150萬克拉及100萬克拉, 合計占比超30%。
下游,全球培育鉆石的消費量80%在美國,中國是第二大消費市場。從消費結構來看,根據貝恩咨詢《2020-2021 年全球鉆石行業研究報告》,全球培育鉆石消費市場中,美國和中國的消費量約占 80%/10%。2018-19 年世界鉆石珠寶的需求量較為穩定,除了美國需求量增加20億美元外,其余市場需求量均維持穩定。
歐美市場年輕消費群體對培育鉆石的接受度較高。根據MVEye 調查報告,在年輕消費者群體中,近80%的美國消費者意識到培育鉆石的存在。歐洲對于培育鉆石的了解和接受程度正在超越美國。77%的歐洲消費者意識到培育鉆石的存在;25%的歐洲消費者認為培育鉆石和天然鉆石一樣,且更環保、更低價;只有8%的歐洲消費者認為天然鉆石更稀有、更保值。
所以短期來說國內的上游更有機會,長期來看市場教育到位,國內下游的消費市場還是具備很大潛力。
當前上游培育鉆石主要走兩種技術路線,高溫高壓法(HTHP)和化學氣相沉積法(CVD)。
高溫高壓(HPHT)法:高溫高壓技術完全模擬天然鉆石的生長過程,在地上重現碳元素層的反應并將石墨轉換成鉆石。
化學氣相沉積(CVD)法:通常是在高溫等離子的作用下,含碳氣體被離解,碳原子在基底上沉積成鉆石膜。
HPHT和CVD各有千秋,HTHP效率更高顏色更好,CVD 純凈度更優。目前HPHT法較為成熟,已經能批量供應1-2克拉的主流裸石消費市場,缺陷是金屬媒觸引起的純度問題,在大顆粒鉆石中尤為明顯;CVD法生產的鉆石凈度高、重量大,缺陷是生長周期長和顏色不穩定。
如果以當下需求快速上升的情況下,能夠快速培育的HTHP法更適合目前行業的現狀。
而當前90%的 HPHT 產能在中國, CVD 法產能則主要集中在美國、歐洲、中東、印度、新加坡等地。
從具體企業來看,中國培育鉆石生產企業主要有黃河旋風、中南鉆石(中兵紅箭子公司)、寧波超然、上海征世等,其中黃河旋風和中兵紅箭為上市公司,主要采用 HPHT 法生產培育鉆石,占據國內主要份額,其中中兵紅箭具有CVD法的儲備。寧波超然和上海征世采用CVD 發生產培育鉆石,也處于快速發展期,另外豫金剛石、力量鉆石、國機精工等亦有部分產能。
此外印度培育鉆石生產企業主要有 Creative Technoogies、New Diamond Era、Diamond Eleents 和 ALTR,美國培育鉆石企業主要有 Diamond Foundry、Lightbox/Element Six(Lightbox 為戴比爾斯培育鉆石品牌,ElementSix 為戴比爾斯的培育鉆石生產子公司)以及 Washington Diamonds。
培育鉆石行業存在著一定的資金和技術壁壘,培育鉆石的克拉越大,則壁壘越高,對龍頭利好。但是較為可惜的是作為龍頭的黃河旋風有歷史財務遺留問題,短期難以釋放業績;而中兵紅箭培育鉆石業務占比小,稀釋了部分成長性。除此以外,馬上上市的力量鉆石亦可關注。
結語
培育鉆石已經邁過了5%滲透率的門檻,后續隨著市場教育的深入和玩家的增多,有望快速發展。
而發展中最重要的是保持行業的秩序,避免行業無序擴產造成惡意價格競爭的局面。因為不僅會損害廠商利益,更會破壞消費者心中培育鉆石的價值定位。這可能是培育鉆石長期發展的主要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