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份,恒大汽車的量產工作加速推進。首先是11月10日,“恒馳”品牌及車標Logo正式亮相,兩天后恒大汽車宣布上海、廣州兩大生產基地全面啟動試生產調試。自2019年11月12日恒大集團在廣州舉辦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峰會只過去了一年時間。顯示出非常高效的推進速度。
在啟動試生產之際,恒大汽車再次表示,此前已經亮相的六款恒馳汽車將于2021年開始陸續量產。這個時間節點是恒大汽車此前一直強調的量產時間。
隨著量產時間不斷迫近,備受關注也備受爭議的恒大造車模式也即將接受業界的檢驗。成敗在此一舉。
恒馳車標彰顯恒大造車野心
11月10日,恒大汽車正式發布了旗下“恒馳”品牌及其車標logo,不出所料,這個標識及其解讀仍然具有非常鮮明的恒大特色。
整個車標造型采用盾徽設計,主體是一只咆哮的金色雄獅,腳下踩著紅色的地球,背景是藍色的天空,盾徽底部是黑色的恒馳中英文標識。恒大官方表示其寓意是“保護藍天,決勝紅海,東方雄獅,傲視全球”。
首先,恒馳車標Logo形象的展示了恒大汽車的目標。按照該公司的規劃,恒大汽車計劃用三到五年時間成為全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其次,恒馳車標Logo具有非常濃烈的東方色彩。無論是雄獅的形象及其寓意,還是整個Logo的配色,再配合“恒馳”的中文標識,都顯示其是一家中國的車企,同時又具有全球目標。
第三,恒大官方對“恒馳”車標Logo的解讀,尤其是“決勝紅海”這句表明恒大汽車對當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環境認識得非常清楚。
先進制造確保品質 大規模量產降低成本
11月12日日,恒大汽車宣布其上海、廣州兩大基地啟動試生產,并對外公布了沖壓、焊裝、涂裝和總裝四大生產線的圖片和生產視頻,向外界展示其先進的工廠和生產線。
據了解,這兩大基地均按照工業4.0標準建設,裝配了2545臺智能機器人,擁有非常高的自動化率和生產節拍,全面達產后1分鐘可產1輛車。
據恒大汽車的官方信息,這兩大基地采用德國舒勒、庫卡、杜爾、日本發那科等世界最先進的裝備,引進世界最先進的工藝,實現世界最先進的智能制造。
按照計劃,恒大汽車將在全球建設多個類似上海、廣州這樣的高標準生產基地,以實現到2025年首期規劃總產能100萬輛/年的目標。
這種通過大規模快速上量的做法同樣具有非常鮮明的恒大造車的特色。
由于資源和資金的限制,當前很多造車新勢力普遍采取滾動式的發展策略,無論是新車型研發、還是工廠建設、銷售和售后服務體系搭建,都采用漸進式的發展策略。不過,恒大汽車顯然認為這種做法太慢,難以形成規模效應。
恒大的造車戰略就是大干快上、通過大規模生產降低制造成本、同時確保產品品質,快速獲得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
資本市場利好不斷
資本市場上,恒大汽車也利好不斷,其造車事業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支持和認可。
9月15日,恒大汽車(0708.HK)超額配售新股成功募資40億港元,云鋒基金、紅杉資本等頂級大型國際基金以及騰訊、滴滴等科技巨頭都參與了此次配售。
更加重要的是,阿里、騰訊和滴滴等科技巨頭和出行行業頂級玩家的支持,不僅給恒大汽車提供了資金支持,還將與恒大汽車在車聯網、自動駕駛方面形成協同效應。
此次戰略配售之后,緊接著在9月18日,恒大汽車在港交所公告稱計劃發行人民幣股份并于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9月22日,恒大汽車在深圳證監局進行了輔導備案。
當前,科創板正是國家大力支持的資本市場,非常適合新能源車企。如果恒大汽車能夠順利登陸科創板,將在港股之外順利打通人民幣融資渠道。
從股價表現來看,自今年6月恒大汽車的股價啟動上漲以來,目前漲幅已經超過300%,截止11月13日,報收于24港元/股,市值達到2115.98億港元。
總結:恒大造車一度被汽車行業質疑,其造車模式和策略也不被汽車行業的從業者所看好,但隨著恒大相繼公布其造車的詳細戰略、車型規劃、研發和生產銷售布局,再加上此次啟動試生產,其造車路線圖不斷清晰起來,在打破外界質疑的同時,也讓行業多了一些期待。